锦瑟阅读答案
时间:2015-12-02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锦瑟》是作者李商隐在晚唐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他的代表作品,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几遍,也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来加深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练习题。 一、锦瑟课内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栈( )
《锦瑟》是作者李商隐在晚唐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他的代表作品,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几遍,也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来加深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练习题。
一、锦瑟课内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栈( ) 锦瑟( ) 峥嵘( ) 渚( )
崔嵬( ) 惘然( ) 抚膺长叹( )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
A.地崩山催 一夫当关 朝避长蛇 萦绕
B.渚清沙白 艰难苦痕 风急天高 潦倒
C.东船西舫 天涯沦落 沧海月明 谪居
D.千呼万唤 杜鹃啼血 义愤填膺 锦瑟
3.《锦瑟》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
4.《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
(图为李商隐画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这首诗首尾两联是怎样呼应的?
6.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据此说说“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画 菊③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初九重阳节。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③这首《画菊》是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
7.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
①《菊》:
②《画菊》:
8.简要说明《画菊》诗中以下喻体比喻什么。
①百花:
②疏篱:
③抱香:
④北风:
三、锦瑟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1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9.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1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图为《锦瑟》练习题参考答案)

标签: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