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时间:2015-12-02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中包括了《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导入、孟子生平介绍、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分析、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总结等等内容,希望此课件可以帮同学们学好这一课。 一、课文导入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中包括了《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导入、孟子生平介绍、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分析、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总结等等内容,希望此课件可以帮同学们学好这一课。

  一、课文导入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其实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初步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作者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图为孟子半身像)
  孟子半身像
  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1],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三、分析课文
  (一)第一部分
  读一部分思考:
  1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
  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 ”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二)第二部分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打比方
  2、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体现了孟子比喻的什么特点
  明确: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用战争打比方,投其所好,用梁王熟悉、喜欢的战争比喻,便于启发对方。)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三)第三部分
  1、要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明确:“不违农时......”
  2、达到王道的成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明确:“五亩之宅......”
  3、以上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方面?
  明确:养民,教民(物质、精神)
  4、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对比,比喻
  指导朗读:排比句,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四、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总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远在2300多年孟子的王道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最后齐读课文,再次感受孟子仁政思想的伟大。

标签: 高二语文


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作者汪国真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原文及作者汪国真个人简介、课文赏析等内容有大瀚教育小编整理发布,装载请注明出处。 《热爱生命》全文 作者: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


话剧《雷雨》剧本
话剧《雷雨》剧本

以下是完整版话剧《雷雨》剧本,《雷雨》成功地运用了悬念这一艺术手法。剧作的人物只有周家和鲁家的8个人,但人物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曹禺善于在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展开人物关系时,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完整版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查看。 话剧《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