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ppt课件
时间:2015-12-03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宇宙的边疆ppt课件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复习课件,其中包括了卡尔萨根介绍、解说词解析、课文的感受思考,之前小编已经整理关于这课的教案教学设计等学习资料,以下是部分PPT复习课件内容,点击链接下载完整版宇宙的边疆ppt课件。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完整版下载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复习课件,其中包括了卡尔·萨根介绍、解说词解析、课文的感受·思考,之前小编已经整理关于这课的教案教学设计等学习资料,以下是部分PPT复习课件内容,点击链接下载完整版宇宙的边疆ppt课件。
一、宇宙的边疆作者卡尔·萨根
美国著名“大众天文学家”1980年大型科学电视片《宇宙》60多个国家上映观众高达5亿 “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

二、解说词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明确性: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顺序性: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编写的。
(3)扩展性: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4)整体性与独立性: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1.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什么顺序?
2. 速读课文,划出各段的说明对象或说明要点。
3、根据说明顺序,文章分为五部分:
一、(1-6)介绍宇宙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二、(7-11)介绍星系;
三、(12-14)介绍恒星;
四、(15-16)介绍行星和太阳系;
五、(17-18)最后回归到人类的家园。
4.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到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标签: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