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苏武传教学设计中包括了划分课文层次、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板书设计、苏武简介、《苏武传》作者班固介绍等等知识考点,完整版苏武传教学设计请点击链接下载,本文由大瀚教育整理发布。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汉书》和班固,了解苏武出使匈奴的
苏武传教学设计中包括了划分课文层次、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板书设计、苏武简介、《苏武传》作者班固介绍等等知识考点,完整版苏武传教学设计请点击链接下载,本文由大瀚教育整理发布。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汉书》和班固,了解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还积累了一些重点文言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师提问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订正错误。)
《苏武传》作者班固图片
二、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每个自然段都叙述了些什么内容。
初使匈奴,单于受礼——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此志不渝——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2.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 )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是否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苏武怎样的品质?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讨论明确:
①剑斩虞常:震慑苏武
威逼: ②吓降张胜:有人带头 不动
③强加死罪:寻找理由
大骂卫律
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
利诱: 封官加爵:拥众数万 不应
荣华富贵:马畜弥山
总结卫律的劝降策略——威逼利诱。威逼不动摇,利诱不应许。于是卫律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出最后通牒“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番话也激怒了苏武,苏武大骂卫律。于是有了第6段的“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
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苏武这一去已然近十年了。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我们再往下分析。
《苏武传》教学视频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
(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讨论明确:是什么支撑着苏武艰苦地走了十年?(换位思考,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苏武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大汉朝,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他心中还有对“国”对“家”的念想,还有对团聚的期待。这就是李陵的突破口。
从李陵的言辞中体察李陵的策略
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的统治严酷。
得出结论:“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的回应:“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心甘情愿
李陵走后,在没有人来劝降过,这一过又是近九年。
小结:“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能为信念坚持如此,却实令人佩服!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十九年的年华就这样过去了,如果这十九年苏武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会有更高的爵位或官职,自己也许不会妻离子散。如果苏武投降了,也许也享受到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了自己新的家庭。但是那样的话,历史不会记载他,人们也会忘记他。十九年是磨难,他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守气节,什么才是忠心耿耿。苏武用一身肝胆照耀了史册。
四、板书设计

标签: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