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三年级 > 数学 > 正文

必修五数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教案

时间:2016-08-04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实例,指出数列实际就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数列中的每一项和它的序号有关,并由此得通项、首项、有穷数列等概念,进而抽象出数列可以看成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集上的函数。教材给出这个概念后,没有急于给出数列的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实例,指出数列实际就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数列中的每一项和它的序号有关,并由此得通项、首项、有穷数列等概念,进而抽象出数列可以看成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集上的函数。教材给出这个概念后,没有急于给出数列的表示,而是说明数列中各项与序号的对应关系,为后面的“数列是特殊的函数”作好铺垫;教科书在处理数列是特殊函数时,通过数列的定义域与值域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的列表,让学生加深对数列是特殊函数的认识;其次教材对数列进行了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
 
  二、学情分析
  1、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都看见过很多排列很有规律的数,但是数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要理解这个概念显得有些困难。所以本节开始就要制造一个能吸引学生的情节,便于学生更有 兴趣的学习。
  2、学生有一定的推导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能够观察、实验、归纳,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有探讨知识的能力。
  3、学生学习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明显。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给出数列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项
  ②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③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的概念
  2、难点:①给出数列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项
  ②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③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数列的概念
  解决办法:围绕学生认知特点,从三种学习能力培养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利用集体 智慧,取长补短,借助于老师点拨,互相启发,边做边学。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②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检验某数是否为数列的项;
  ③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能够根据其前几项的特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巩固、提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渗透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④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其用符号表示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情感;
  ②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③在问题的探究、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教法学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熟悉与未知的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观察,试验,归纳,猜想,类比,联想等方法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分析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注重总结规律和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1、教法
  ①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②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正确地形成概念.
  ③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顺利地完成书面表达.
  2、学法
  ①、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
  ②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具准备
  黑板、ppt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
  答: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2、请同学们回忆并叙述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
  答:函数: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
  (二)、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国王奖励下人麦粒的事件(ppt展示图片)
  让学生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以此提起学生的兴趣
  2、给出一组数,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教师引出数列及有关定义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第1项(首项),第2项,…,第n项,…。
  (3)、数列的项数:数列中各项的序号叫项数。
  (4)、数列的一般形式:a1,a2,a3,…, an…,简记为{an}。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让学生思考情境的问题和举的例子,并通过归纳这些数的特点来概括出数列的定义。采用了数型结合和归纳的数学思想,起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思想,从而使学生即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3、给出几组数,让同学们判断是否为数列,加深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4、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数列
  (1)全体自然数构成数列0、1、2、3、…。
  (2)1996—2002某普通高中生人数(单位:万人)构成数列82、93、105、119、129、130、132。
  (3)无穷多个3构成数列3、3、3、3、…。
  (4)目前通用的人民币面额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构成数列(单位:元)100、50、20、10、5、2、1、0.5、0.2、0.1、0.05、0.02、0.01。
  (5)-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数列中各项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
  (2)上述数列中的项数为多少?
  (3)数列与一列数组成的集合有什么区别?
  教师引出数列的分类:
  1)、按数列的增减性分为:递增、递减、常数列、摆动数列。
  2)、按项数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数列,并找出它们的项数和增、减性,从而归纳出数列的分类,应用了分类思想和由特殊一般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等能力,又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5、让学生分析数列1,2,4,…,2n-1中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
  序号n: 1   2    3 …  n
  项an: 1=21-1 2=22-1    22=23-1  … 2n-1
  回答:
  (1)项an与项数n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
  (2)能否用n来表示an
  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发现项an与项数n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一个关系式来表示即 an=f(n)。如上述例子可表示为an=2n-1。
  教师引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问题2中第(1)、(3)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数列的项an与项数n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探索发现规律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先让学生比较数列与函数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的解析式;数列的项组成的集合与函数的值域。再一起讨论、探究。老师进一步点拔、归纳: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 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接着让学生写出问题2中第(2)、(4)、(5)四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是否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是否每个函数都有解析式?
  (2)数列的通项公式唯一吗?函数的解析式唯一吗?
  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特殊在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
  本环节的教学采用了类比思想,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列与函数的关系,达到从函数的观点上理解数列的概念,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这一目的。
  7、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例1:根据下面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5项:
  (1)        ;(2)
  例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  1 ,1 ,-   1 ;
  (2)2,0,2,0
  强化训练:
  1、写出数列的前4项
  (1)=-2;                 (2)=
  2、写出一个通项公式
  (1)-1,1,3,5,;            (2),,,,
  目标检测:
  判断22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几项。
  (先由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算,然后老师讲评。)
  8、课堂练习 P36#4(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展示个别学生的解答情况,然后老师讲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答不完整的没有关系,其他同学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八、板书设计
  一、定义 二、通项公式问题的解决过程布置练习、作业
 
  九、教学反思
  1、 探究式教学走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了知识的主动构建与理解。
  2、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归纳、猜想、分类、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课堂上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在完成知识拓展时,课堂上能不能很好的完成题目的变化,要经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逐渐地掌握方法。
  4、作业的可选择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
标签:


相关内容

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课件下载
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课件下载

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内容预览 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课件下载 必修五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ppt课件下载……


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给出下列命题: ①命题若x1且y2,则(x-1) 2 +(y-2) 2 0为真命题; ②函数f(x)=lnx+x- 在区间(1,2)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③不等式 的解集为[2,+]; ④函数 的最小值为3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方法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考试大题中,使用的几率都比较高。这一块的数学知识点也比较难懂,有些推导方法也并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是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为大家提供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的几种方法,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