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六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一节印象最深的课—数学课上的阅读

时间:2017-09-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阅读,数学课上?联系不大吧!很多人都认为: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课上的阅读没有那么重要,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会计算就行。其实不然,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与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这种看法显得有些太

阅读,数学课上?联系不大吧!很多人都认为: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课上的阅读没有那么重要,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会计算就行。其实不然,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与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这种看法显得有些太片面了。且我们现在的数学命题,与以往相比,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它:图文并茂,灵活多样,一道题中有用的和干扰的信息罗列了一大段,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怎能去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呢?

马上就要送走的一个毕业班,回想和他们相处的两年时光,仿佛课堂上的一切还在眼前。记得刚接手这个班一个月就开始健康体检,其实和这个班相处一段时间后也能感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脑子够用,题会找到解决的方法,但总是出错,和质量体检暴露的问题基本吻合。同时,自己在两年前也参与到我校的“以读代讲”的语文教学,由于工作的需要,调整到数学学科,但自己对阅读的重视并没有因为学科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心想:一段文字,总比一篇文章好读吧。在孩子们相处的一年里,自己就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他们的阅读:

一、要求学生要逐字逐句的读题。

特别是文字信息比较多的数学问题,它包含的数据信息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耐得住性子,不急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信息,罗列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一遍不行,可以多读几遍,对题目中的信息要做到了然于心。

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从而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数学文字信息题中,往往存在一些“关键词语”,如“刚好”、“是”、“等于”、“恰好”等等。很多学生读题是只注重题中的数据信息,对这些“关键词语”视而不见,以至于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

三、教会学生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条件。

有些数学问题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题目中会隐含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例如,圆柱的表面积的考题,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和做一对这样的水桶需要多少铁皮。一个“无盖”和“一对”都是很关键的信息,有些学生却在关注数据信息的时候而忽略掉这些很关键的条件,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仔细读题。

四、要教会学生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

文字叙述越多,可能对学生的干扰性越强,有些学生往往还没读题之前就产生了畏惧心理,错误的认为,这么多的文字叙述,这个题的解答一定很复杂,其实有很多文字只是起干扰作用,对我们分析这个题是没有用的。还有就是,当一个题中出现大量数字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对数据按单位分类,还可以按时间上的前后分类等等,这样看似复杂的数据也变得有条理了。

今年,我有幸这个班的孩子升到了六年级,他们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见长。记得我们刚刚学习过了《百分数》,当我们学习本单元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再次独立阅读课本第三课时《蛋白质含量》和第四课时《这月我当家》,分析这两课的联系和区别;阅读思考后,有同学们是这样回答的:这两个课的相同点是都知道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通过这句话,我们能很快找到等量关系,这两课显示的等量关系是相同的。不同点是:第三课是等式左边的数都知道了,直接把这些数放到等式的左边就可以算出等号右面的未知;而第四课时的这个月我当家,等式右边的数知道,等式左边有一个量是不知道的,(也可以说是整体一不知道)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计算。还有同学这样回答,第三课时已知整体求部分,也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第四课时是已经部分求整体。。。。。。看看,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见长了吧!就是表达能力也让我佩服!每每想起这节课,总是让我记忆犹新。两年的培养,孩子的蜕变,真好!

从失误中找出问题,从问题中尝试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才会一点点地成长起来,逐渐接近成功。 弓庄小学    孙香菊 标签:


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第一学段(1~3年级) 综合与实践 例20 图形分类。如图6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6 [ 说明 ] 本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摘自: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