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老师教学故事 神奇的纸条

时间:2017-09-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郑州的春天,时而像夏天,时而又像冬天。这个周末,真心有点儿冷。周日,顶着凌厉的“春风”,赶在天黑之前,来到学校。接杯热水,收拾一下办公桌,就这么坐下来了。习惯性回忆上周的会议安排,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哪些资料没有上交?对本周的教学工作作一

郑州的春天,时而像夏天,时而又像冬天。这个周末,真心有点儿冷。周日,顶着凌厉的“春风”,赶在天黑之前,来到学校。接杯热水,收拾一下办公桌,就这么坐下来了。习惯性回忆上周的会议安排,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哪些资料没有上交?对本周的教学工作作一个初步计划。

桌子上铺着上周的期中模拟测试卷,为了给学生做个榜样(对工作积极认真,做事不拖拉),也为了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及时反馈,撸起袖子,先从改试卷开始。

看着课程表,本周每天下午都要参加书法培训,计划着明天怎么找老师调课。接着开始备课。翻开数学书,打开教学用书,找出教案,思考着明天《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课怎么设计。

课本上有两个情境图:一个小明从家到学校,三条路可选择;一个是实验材料图,4组纸条的数据。教案上这么定义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如果仅仅是为了掌握这么一个结论,大可以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怎么保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结论?不敢大意。

教学用书的建议是:借助学生生活情境,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备好学具,充分操作,在探究中感受、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学生有大把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与总结。抬手看看时间,已经晚上八点半了,也不好发校信通让学生准备规定长度的小纸条。没有学具,仅依靠PPT的展示,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掌握与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怎么办?目前也只好自己动手了。搜寻较硬的纸板,量好长度,尽量裁剪的窄一些,减少误差。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悟“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不能拼成三角形,我又多裁剪出两组“5-5-10”、“4-6-11”的纸条。

上课时,把纸条发给各个组,把表格画在黑板上。在小组活动时,学生总是很活跃,但往往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所以在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给足活动时间,让学生借用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三角形。合作拼摆后,根据各组的汇报和展示,板书在表格内。观察表格,谈谈自己的发现。

“老师,边长是4cm、5cm、9cm的纸条不可以拼成三角形,刚刚演示中,移动4cm、5cm的纸条,发现正好和9cm的纸条重合。”A同学兴奋地说着。

“老师,长度是5cm、5cm、10cm的纸条也是这种情况。”B同学接上来。

“哦,好像是这么回事。”我微笑着看着他们。

“那也就是说两条边的和等于第三边时,不等拼成三角形。”C同学迫不及待的回答道。

“那两边之和比第三边小时,也不能平成三角形。”D同学不服输地谈着自己的发现。

“对啊!你看3cm、6cm、9cm的纸条,移动3cm、6cm的纸条时,发现他们即便重合在9cm的纸条上,也依然没碰到头。”E同学激动地站起来拿着自己的纸条给大家演示着。

“老师,4cm、6cm、11cm的纸条上也存在这种情况。”另一组的F同学说着。

“大家都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你们能谈一谈什么样的纸条可以拼成三角形吗?”看来孩子们对于“完全重合”和“碰不到头”这种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情况已经深有体会,我就转移到另一块。

“那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求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拼成三角形了,像‘6、7、8’和‘8、11、11’一样。”G同学深沉着像模像样地说道。其他同学跟着附和着。

“真的是这样吗?”把他的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着其他学生一副完全赞同的状态,我紧接着反问道。“那‘5、5、10’里,后边两条边5+10比这条边的5cm大,按照你们的结论,应该也可以拼成三角形的呀。”

“额... ...”学生们一下子静了下来。

“不对,老师。你看‘6-7-8’的纸条,它们随便两个数相加都比第三个数大。”听了Q同学的发言,孩子们急忙观察表格来验证他的结论。

“是这样的,老师。必须随意的两条边的和都比第三条边大,才能拼成三角形。”学生们都恍然大悟了。

“看来我要在这句话里加上一个词了。”说着在两条边的前面加上了“任意”两个字。

“老师,你的纸条太神奇了,这节课算不算是我们自己在学习。”A同学开心的问道。

呼,此时我才长呼一口气,孩子们果然不负我熬夜裁剪纸条的苦心,看着他们此时洋溢着得意与自信的笑脸,一切都值了。

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可能要花费教师课下一两个小时,也许更多的时间来备课。但能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充分操作、小组合作、观察发现、尝试总结中理解、获得知识,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标签:


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第一学段(1~3年级) 综合与实践 例20 图形分类。如图6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6 [ 说明 ] 本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摘自: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