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直属小学2016年一年级(5)班数学学科上学期 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17-09-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试题评价 总体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从总体来看较为简单,它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涵盖了一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有所超越,就知识点而言,它包含了位置;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解决问题等。就计算而言,它考察了学生应用加法口诀计

 一、试题评价
  总体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从总体来看较为简单,它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涵盖了一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有所超越,就知识点而言,它包含了位置;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解决问题等。就计算而言,它考察了学生应用加法口诀计算、口算的能力。纵观这次考试的效果,对于我们一年级整体存在的错误,主要是由于计算粗心引起的,极少数同学由于审题不清,在解决问题时只做了一步,第二步就不做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达所致,因而,对于这次期末检测,总体上来说,客观地反应出了我们一年级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身所能达到的成绩,现将测评成绩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质量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我班共50人,参加考试人数50人。总分:4747.5,平均分:94.95,优秀率:90%,合格人数是50人,及格为100%,100分有6人,90分-99分的有39人,80分-89分的4人,70分-79分的有1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4分。
二、考试基本情况统计分析(一)基本情况
  实考或抽样人数    平均分    难度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人数  
  50    94.95         50    100    100    74    6  
  分数段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0    0    0    0    0    0    0    1    4    45  
(二)各题统计分析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人数    零分人数  
  一    25    23.66    0.34    25    20    17    0  
  二    32    30.92    0.74    32    18    37    0  
  1    14    13.4    0.8    14    4    40    0  
  2    18    17.72    0.88    18    14    44    0  
  三    5    4.8    0.86    5    2    43    0  
  四    7    7    1    7    7    50    0  
  五    10    9.96    0.96    10    9    48    0  
  六    21    18.53    0.34    21    11.5    17    0  
三、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针对第一大题填空题,1,2,3,4,5 ,7小题,学生做得很好,几乎没有错;错误多的是6,8 ,9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第6小题课堂上练少了。我们班满分人数是17人,我觉得学生发挥的还算正常。第二大题是填空和计算题。全对的有37人,主要错在第1小题上。原因是粗心,没有认真看题。  第三大题是我会圈,我会画。全对的有43人。错误的原因是慌张和马虎够细心。因为平时错误不多。  第四大题是想一想,连一连。全班都对了。  第五大题是看图填一填,算一算。全班只有2个同学做错。原因还是粗心加骄傲  第六大题是解决问题。全对17人。也是缘于学生不会分析和粗心。 四、教学建议针对于这一次考试的结果,本人认为:成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尽力做好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2、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融会贯通。  3、狠抓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及计算速度。  4、要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5、学困生的转化需继续加强。  6、注重学练结合,不抱有侥幸心理,依学定教。  7、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标签:


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第一学段(1~3年级) 综合与实践 例20 图形分类。如图6所示,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图6 [ 说明 ] 本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小学老师教研文章 抓住学习数学的精髓 培养

数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中指出:“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想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摘自:数学家克莱因的名著《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