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浅谈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17-09-2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浅谈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提倡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才能做到扎实而不失灵活,计算教学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

浅谈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提倡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才能做到扎实而不失灵活,计算教学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呢?下面结合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让学生有效操作,理解算理
案例1:义务教育课程标注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
师:观察27+5与27+2有什么不同?(突出各位相加满十),像27+5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呢?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还可以用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
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探究27+5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操作过程。
学生代表上台操作。
生1:先算7+5=12,再算20+12=32。(先把7根小棒和5根合起来是12根,够10根捆一捆,一捆零2根,再与2捆合起来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生2:先把27凑成30,从5根小棒里拿来了3根,与27根合起来又够10根捆一捆,现在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生3:见5根小棒想到与5根凑成10根,从27里拿出5根,与5合起来是10根捆一捆,再与二捆零2根合起来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生4;从27根小棒里拿出25根,5根与另外5根合起来是10根捆一捆。现在是3捆,再与2根合起来是三捆零2根,是32根。
上述案例学生的摆法虽然不同,但都有满10根捆一捆的过程,从而悟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把握进位加法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难点的突破,如果仅仅进行语言的描述与分析还不足以实现对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理解与把握这一目的,有必要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因而,通过捆小棒描述满十进一就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这也成为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的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学具的直观操作揭示了满十进一的形象化理解。
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时要适当增加学生操作明理的机会,重视交流建模的过程,加强运用练习的力度,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为抽象算法铺路架从而突显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二、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更要提倡算法优化
(一)算法多样化要保质保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种理念下,算法多样化成为了计算教学的一大亮点。意图是为了改变原来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现象,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教师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事先预设好的方法,实在想不出来教师就引导,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
案例:2:义务教育课程标注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
出示例题13-6=?
师:请大家口算13-6,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6+7=13,所以13-6=7。
生2:13可以分成10和3,10-6=4,4+3=7。
生3:还可以把6分成3和3,13-6=13-3-3=7
生4:6-3=3,10-3=7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想,仔细地想。(教师边说边掰手指)
生5:我知道了还可以一个一个地减12,11……
师: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6:摆小棒,先摆13根,再拿走6根,然后数一数,还剩下7根。
师:你真爱动脑筋。
生7:我可以摆三角,摆圆圈……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罗列了7种算法,看似算法多样化,其实学生完全是为了迎合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而绞尽脑汁,多种算法虽然终于在教师“千呼万唤”中始出来,但是有思维价值的算法又有多少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算法多样化不等用于一题多解,更不是算法越多越好。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水平,一味的强调算法多样化,更不能为了实现算法多样化而用手势、眼神去诱导学生说出他们脑子里已经又花掉的思维层次较低的算法。因此算法多样化并不是算法越多越好,既要保量,更要保质。
(二)在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要择优而用
课标在分阶段内容里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也强调要重视口算,而且在口算的速度上有一定的要求。要提高口算速度,算法必须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高效的计算方法,才会有一定的口算速度,为后面的笔算打好基础,为后续学习打牢基本功,才能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算法多样化,应该有评论,有选择,选择出最佳方法,让学生从小学会择优而用。
三、加强口算练习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 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
有的教师认为口算易教,不注重教学上的研讨,训练时断时续。学生认为口算易学,算完了事,态度不端正。家长认为口算题错了,是孩子粗心,不影响孩子的成绩,不够重视。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要领会大纲精神,明确各年级的具体要求,要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加强训练。利用数学课上的前五分钟,作为口算训练的时间。采用视算、抢答、听算等形式强化训练。这样做会使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从而提高口算的效果。
(二)分散集中结合练
例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基本口算训练中,先集中练“进”、“退”位的口算,然后分散练9加几、8加几……;11减几、12减几……,最后集中起来训练,引导学生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和“20以内退位减法表。”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反复性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三)口算教学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口算兴趣
单纯的计算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只是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致使教学效率较低。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改变口算的单调性、乏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算、听算等形式,采用的教具、学具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新鲜口味,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思路,通过表格还可以发现各种计算规律。另外还可以运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 标签:


相关内容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低年级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教研论文 “先学后教”背景下计算课教学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标,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最新版)》

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提纲)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现代教育观念。 ──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