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参赛论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时间:2017-11-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优秀参赛论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展示在孩子面前世界的越发的绚烂多彩,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也被披上了绚烂的外衣,既要好吃更要好消化的数学大餐应运而生。当电脑多媒体走进课堂时,当孩子们呼唤
小学数学优秀参赛论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展示在孩子面前世界的越发的绚烂多彩,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也被披上了绚烂的外衣,既要好吃更要好消化的数学大餐应运而生。当电脑多媒体走进课堂时,当孩子们呼唤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时,数学教师就应当借助一些新媒体、新手段,通过精心烹饪,力求在呈现方式、分层的体验和练习、数与形结合等方面来全面提升课堂的效率,针对不同的课型,如概念的理解、图形的性质、计算与应用、统计与概率等方面,设计出各色风味的数学餐。不论怎样的课型,都要以孩子感兴趣的素材为食材,凭借孩子的经验,依托探索开放、儿童化的活动,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获得观察、推理、讨论、想象等成功体验,获得画图、列式等解决一般问题的常见策略,构建出色香味美、好吃又好消化的数学大餐。此外,直观的学具永远是孩子的最爱,新技术应与传统直观操作教学充分融合,才能实现学用合一的教学目的。鉴于以上分析,老师需要具有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和组织实施课程的能力,来确保孩子们能吃上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丰富和升华。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
前 言:
社会背景: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逐渐被包围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之中。在儿童幼小的时候,就对电视产生了兴趣。在我国,就一般情况而言,儿童看电视的兴趣已明显超过其他媒介。据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宁夏吴忠市开元小学的受调查的1258名学生,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孩子有68.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有10.5%,“不看电视”的只有1.8%。(如图1所示)
图1
我校学生看电视情况统计图
理念背景: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开放型、创造型、思辩型的课堂,教学组织更是强调科学、民主、多样。数学课堂正是基于这些理念,努力体现: (1)关注孩子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2)注意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体现数学的思考方法,使内容的展开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3)教学是丰富而开放的,包括内容、形式、过程等。
课改背景:《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对图文并茂的新教材,光靠黑板和粉笔有时难以把某些内容解释清楚,必须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可喜的是,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结合的教学正逐步走进课堂,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正文:
一、食不厌精——追求色美味香的好看数学
现行的教材,编写时更多地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的方式(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开展)以捕捉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情趣。它所提供的很多故事情境的插图,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一) 起于现实止于问题,在经验上生长知识
教材解析: 一上教材在“用数学”的内容设计中,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与情境:设计了学校运动会、课外活动、秋游等活动中碰到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页的公共汽车站图、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第19页的放学以后、第31页的牧场上、第61页的发新书图、第72页的作业评比图、第86—67页的小小商店等,第88页的联欢会图等等,紧贴孩子们的生活,可以进行形象化的直观呈现。 二上教材“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提供了游乐场的情境,使孩子们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促进学生来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下教材 “表内除法(二)”的教学, 在“欢乐的节日”背景下,首先 要解决的是在布置联欢会的会场时“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的问题。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的教学,在“参观鸟岛” 背景下要解决的是如何乘船的问题等。
(二) 紧扣过程分层体验,在探索中磨炼思维
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概念、定理、法则等,还应包括它们如何形成的。经历一个数学问题提出、一个数学结论得出,某一数学知识的应用的过程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的,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更体到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的信心。
教材解析: 一下教材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先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大,接着学习数数、 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然后探索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再试着用语言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经历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又如“统计”单元的教学安排了两个例题,先让学生收集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再调查本班学生各喜欢什么颜色,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的应用意识打下基础。
(三)落脚于思想归一于方法 ,在推理中感悟数学美
学习数学既是社会生活的必备工具,又是进行高级推理判断的基础,所以说,要想拥有更高素质,必须重视数学学习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影响。因此,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教材解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的简单规律”。 二年级下册教材“猜一猜”中,安排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这是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良好素材。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广泛,是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等知识的基础,逻辑推理更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基础。这些教学内容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孩子们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训练数学思维,培养在探索中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细嚼慢咽——探寻设计既好吃又好消化的数学活动
何克抗教授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出:“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方面。”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是: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集中思想的时间极短。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有效融入教学,以具体的形象或影像来创造有温度的人文情景,抽象的具体化,模糊的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化,学生操作有序化,使知识获取准确深刻化,这样扎扎实实的润物细无声式的训练,定好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