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周次 日 期 天数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8.24~8.28 5 习惯篇9 1《师恩难忘》 4 2 8.31~9.2 3 2《陶校长的演讲》 3《古诗两首》 5 3 9.6~9.11 5 练习1 习作1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 4 9.14~9.18 5 5《装满昆虫的衣袋》 6《变色龙》 5 5 9.21~9.25 5
周次 | 日 期 | 天数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1 | 8.24~8.28 | 5 | 习惯篇9 1《师恩难忘》 | 4 |
2 | 8.31~9.2 | 3 | 2《陶校长的演讲》 3《古诗两首》 | 5 |
3 | 9.6~9.11 | 5 | 练习1 习作1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3 |
4 | 9.14~9.18 | 5 | 5《装满昆虫的衣袋》 6《变色龙》 | 5 |
5 | 9.21~9.25 | 5 | 7《金蝉脱壳》 练习2 习作2 | 4 |
6 | 9.28~9.30 | 3 | 8《成语故事》 | 3 |
7 | 10.8~10.10 | 3 | 9《推敲》 | 4 |
8 | 10.12~10.16 | 5 | 10《嫦娥奔月》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 5 |
9 | 10.19~10.23 | 5 | 12《伊索寓言》 《我读书我快乐》 | 4 |
10 | 10.26~10.30 | 5 | 练习3 习作3 13《在大海中永生》 | 5 |
11 | 11.2~11.6 | 5 | 14《高尔基和她的儿子》 15《艾滋病小斗士》 | 5 |
12 | 11.9~11.13 | 5 | 练习4 习作4 16《黄山奇松》 | 4 |
13 | 11.16~11.20 | 5 | 17《黄果树瀑布》 18《莫高窟》 | 5 |
14 | 11.23~11.27 | 5 | 练习5 习作5 19《天火之谜》 | 4 |
15 | 11.30~12.4 | 5 |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1《诺贝尔》 | 5 |
16 | 12.7~12.11 | 5 |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练习6 习作6 | 4 |
17 | 12.14~12.18 | 5 |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4《少年王冕》 | 4 |
18 | 12.21~12.25 | 5 | 25《黄鹤楼送别》 26《清平乐 村居》 | 5 |
19 | 12.28~12.31 | 4 | 练习7 习作7 《学和做》 | 3 |
20 | 1.4~1.9 | 5 | 期末复习 | 5 |
21 | 1.11~1.15 | 5 | 期末复习 | 5 |
22 | 1.18~1.22 | 5 | 期末复习 | 5 |
23 | 1.25·1.29 | 5 | 期末测评 | 1 |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
1.优势亮点分析(可以结合数据和统计图) (1)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从各题的得分率可看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概念判断、计算乐园正确率较高; (3) 三角形的分类、第五大题技能展示台学生做的很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4)解决问题的……
1.试卷所呈现的特点: 本份数学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试题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