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语言文字运用教研论文 品味语言,从词语开始

时间:2017-12-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1000字论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汉语是世界上最深邃、最伟大的一种语言,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细心品味。其中,词语是较小的语言单位,品味语言,可以从词

1000字论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汉语是世界上最深邃、最伟大的一种语言,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细心品味。其中,词语是较小的语言单位,品味语言,可以从词语开始。在不少名家名著中,经常是一些最原始细小的地方,即一个个词语,最具语文味。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推敲就两三年,让人佩服。

那么,词语的推敲有哪些方法呢?经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三种:

一、换词比较,揣摩使用精当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精当表现力。

如《燕子》一课中,“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一句中的“掠”字的品析。教学时,可运用换词法将“掠”字换成“飞”“窜”字,再与“掠”字比较,从中悟出“掠”字用得多么准确传神。一个“掠”字不仅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也写出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这篇课文中“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一句中的“赶”字,倘若换成别的字,就不能体现小燕子追赶春光、珍惜春光,不顾疲倦地长飞而来。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

二、同词辨别,体会不同深义

课文所表达的自然、社会、情感之美,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对于一些相同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对比揣摩,品出关键之处,悟出深邃之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番茄太阳”》一文中,“温暖”一词出现了两次,但两处的含义是否一样,就值得我们仔细推敲了。一处是“每当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这一处的“温暖”是作者看到小女孩一家人之间的和睦关爱而产生的感受,那这里的“温暖”是怎样的一种温暖呢?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分析,学生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位身患残疾,孤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流浪的作家,看到这一幕,作者心中当然会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而另一处中的“温暖”,是作者听了盲童明明的话,感受到了明明美好的心灵,明明的话让流浪在外、独自飘零的作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从而激发起对生活的信心。两个“温暖”如果不经过仔细推敲,深入理解,又怎能品味到遣词用语的精妙之处,又怎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心引导学生对重复出现的相同词语辨别品味,感受不同的深刻含义。

三、词眼紧扣,感受情感升华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题自然地生发开去。教学时我引领学生紧扣词语“清香”“醇香”“浓香”展开体悟,从“清、醇、浓”中学生感悟到香气越来越浓。教学过程如下:

师:走进槐乡,我们看到槐花的美,感受到槐乡孩子的乐,你还闻到了什么呢?(香)

师:(板书:香)课文中用哪些词来写香的?

(指名交流,红色显示,师感情范读这几个词。)

师:(出示文中的清香、醇香、浓香)读读这三个香。

师:(打乱顺序出示:醇香、浓香、清香)这样排列行不行?读读看。

指名交流。

师:(三个香渐大出示)是呀,三个香一个比一个浓,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清香、醇香、浓香……)越来越香,香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香”的差异?从正常排序指名读到打乱排列顺序品味读,再到渐大出示体会读,紧扣词眼,层层剥笋,逐步感受到作者精当的用词,写出了槐乡的芳香浓郁。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句“越来越香,香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将作者蕴藏在省略号中的体验自然地挖掘出来。这样紧扣词眼的品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在潜移默化中触摸语言,直觉大意。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品味词语的形象生动,体会作者运用词语的独具匠心,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神韵的能力,让语文课处处彰显浓浓的语言魅力!

品味语言,从词语开始
江苏省丹阳市行宫中心小学 王永辉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


小学四年级下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下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1.优势亮点分析(可以结合数据和统计图) (1)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从各题的得分率可看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2)概念判断、计算乐园正确率较高; (3) 三角形的分类、第五大题技能展示台学生做的很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4)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