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学语文获奖论文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王剑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四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王剑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二师三十四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做法阐述如下。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提高 语文教学效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信息化对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和促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程度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能为学生创设充满情趣、充满竞争意识的愉快学生氛围,发展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探究创新技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善思巧思、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求变求新、勇于开拓、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积极进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在语文学科的知识传授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些呆板的、无法言表的内容予以跨时空地形象再现,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图文并茂,声像毕备,形象生动,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启动联想思维,增强动手动脑能力。教师由传授向指导转化,同时也把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堂由大间教室向空间拓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动和发展”。据此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我在教学七年级《紫藤萝瀑布》一课时,针对学生生活实际,我们的孩子没有亲眼见过紫藤萝花,为了使孩子们能领悟课文内容、我为学生播放了制作的相关视频。看着逼真的画面,学生情绪高昂,此时老师在一旁为孩子们进行引导。一下子,紫藤萝瀑布的气势给学生以视觉上的震撼,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花开的壮观。观此情景学生们很快理解了作品的主题。
二、如何使传统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变得更加有效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是指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相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本学科学习内容向纵深层次的发展,甚至是跨越本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优势使得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更好的培养。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对各个领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地整合呢?我认为关键之处在于找准整合点: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学习,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可以看出,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以人机对话和视听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教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计算机不仅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方式,它也将改变人类学习的方式。信息技术可以将老师难以说清和在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知识,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过去语文教师常为了设计情境而烦恼.动听的语言,未必能把学生带入情境;陈旧的挂图,也吸引不了学生的目光.多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教师的难题。
例如笔者所观摩的一堂公开课《二泉映月》,教授教师就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画面精美,音响突出。从色彩到配乐,无不契合课文的情境。当那二胡声从悠扬到激荡,又转而舒缓,在场的学生,观摩的教师,仿佛伴随着课文主人公阿炳经历了他平凡而复杂的一生。深邃而素淡的换面,大有古朴沧桑之美,让人经历了依次跨越时空的旅行,创建了不可多得的情感氛围。
笔者上《观潮》一课时,也使用了一款多媒体课件。没有过多的花哨,没有过多的环节,简单而使用的视频,完全把钱塘潮那波澜壮阔的气势展现出来,直到下课,学生都似乎驻足在那钱塘江畔,久久不愿离去。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当多媒体加入到情境教学中来的时候,常能将学生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从而形成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主要体现在网络作文教学。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课。
与传统的作文教学相比,网络作文教学无疑充满了开放性、多样性和交互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出教学环节,以“任务”驱动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学和协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作文---《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动物》,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学生点击“学习平台”第一项,能立刻欣赏到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有图片,有动画,也有影视,学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兴致高涨。
2佳作赏析。学生点击“学习平台”第二项,阅读欣赏教师搜集的相关佳作,并思考问题:你最喜欢哪篇文章?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小动物的?你要学习它的哪些优点?
3交流释疑。在“即时交流”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参与其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换意见,暗中加以引导。(教师在学生机上操作,等于是一名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恢复身份归纳总结。
4习作指导。学生点击“学习平台”第三项,参考本次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抓住小动物的特点,从“趣”“美”落笔,表达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