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2011年下学期五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含试卷分析)

时间:2017-12-2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五(2)数学期末试卷质量浅析 本次考卷考查知识全面,立足基础,体现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业水平。我班学生共48人,除了两名学困生基础薄弱,进步缓慢之外,其他学生都能及格,优秀率达85.4%,可见学生掌握还是可以的,当然学生的错误还是客观存在,需要我们从中

五(2)数学期末试卷质量浅析

本次考卷考查知识全面,立足基础,体现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业水平。我班学生共48人,除了两名学困生基础薄弱,进步缓慢之外,其他学生都能及格,优秀率达85.4%,可见学生掌握还是可以的,当然学生的错误还是客观存在,需要我们从中反思、积累,提高我们对习题的解读能力和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填空第3小题:分数x/5,当x=(   )时,它是分数单位;当x=(   )时,这个分数等于3又4/5,这个分数减去(   )个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素数。

分析思考:第三个空,我班有22人错误,正确率54.2%。完成本空需要3步,每一步都要通过题意来获取相关信息,考查了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最小的素数、通分、分数单位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我认为,就算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都是掌握的,但如果出现在这样的题目中,还需要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策略意识,即把文字描述转化成数学语言,认识到本题就是要计算3又4/5与最小的素数相差几,然后思考这个数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填空题第10小题:某小学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200804161表示的是2008年入学的4班16号男同学,那么,今年暑假后入学的3班2号女生的学籍号应该是(   )。

分析思考:共27人做错,正确率45.8%。编制学籍号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问题,本题中,学生对后5位数字基本能正确填写,也知道前面4位数字应该表示入学年份,这部分学生却写了“2009”或“2008”,以为题中的“今年”就是2008后一年或就是2008年,因而错了,可见学生对于习题中问题的解决相当“客观”化,不认为这个问题是现实的,对“今年”的理解也就拿不定了。当然还有可能是学生审题“主观”化而产生“自以为是”的题意理解,这样也无法按要求来编制号码。

判断题第2题:一条毛毛虫从幼虫到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到40厘米,长到10厘米时是第18天。

分析思考:错误17人,正确率64.6%。本题需要运用倒推策略解决,在后面的实际问题中也有这类题,我班错了9人,其中有人是因为列式错误或计算问题出错,可见对于倒推策略的掌握也是可以的,那么这道题更多人错的原因,我认为可能是对“每天长大一倍”这句话的理解不到位,而学生在平时往往对“多一倍”和“是一倍”区分的不是很清楚,有学生至今仍以为是一样的,对于数学语言的表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巩固。

启发:以上错误表明,我班学生在审题理解上要加强训练,特别是一些描述稍复杂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学会分步攻克,或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明确题意要求,在解题过程中要养成“简化”意识和“转化”思考的习惯,如填空题第3小题第3个空,如判断题第2题,把“每天长大一倍”转化成“每天长到原来的2倍”等。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也要尽力提供学给生理解数学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如两个数的倍比关系,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这种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说法却可以表达同一种意思,不同的知识却存在着相互联系,而看似相同的一句话,却可能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精炼和独特。同样,在平时作业中,我们要联系学生实际编制习题,或多提供学生从事生活问题的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文字编制的习题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这才是新课程提倡的数学学习。 标签:


相关内容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