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第一学期六语期末质量检测命题情况分析

时间:2017-12-2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一、命题的基本情况 本张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卷,与平时的语文单元检测卷相比,题量不多,学生能够在70分钟内顺利完成。试卷的试题,能够以2011版的“课标”为指导,能够把握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题目来源于文本以及必读书目和必备古诗词,以灵活多样的考察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

本张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卷,与平时的语文单元检测卷相比,题量不多,学生能够在70分钟内顺利完成。试卷的试题,能够以2011版的“课标”为指导,能够把握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题目来源于文本以及必读书目和必备古诗词,以灵活多样的考察形式,将要考察的内容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思考辨析并完成。

本次考察的试题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此题分值为“30分”;第二部分是“阅读与理解”,此题分值是“40分”;第三部分是“习作与表达”,此题分值是“30分”。

本张试卷的难度系数是9.0,学区学生的平均分是90分。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为62分。

与以往的期末语文检测卷相比,本张试卷题目更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首先,在基础知识的考察上,摈弃了原来的看拼音写词语和形近字比较组词等题型,取而代之的是辨别字音和辨析成语中易错字。其次,丢弃了原来的按课文内容填空,改换成了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填写掌握的课内外知识。最后,在阅读短文中,摈弃了原来约定俗成的课内一篇和课外一篇,换成了一篇课外必读书目的段落分析和另外一篇课外的短文。

透过灵活多样的试题,我们看到了考察者的良苦用心:不仅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不仅要巩固文本,而且要与生活接轨;不仅要关注课内,而且要关注课外;不仅要关注全体,而且要兼顾个别。

二、命题的主要优点

六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本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字词句段篇的考察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在试卷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并锻炼了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纵观该试卷,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考察面“广”。

字词句段篇,尽在本张试卷。题量虽少,涉及的面却异常广博。就第一部分的基础知识考察而言,就包括了如下的内容:字的规范书写、找出错误的字音、找出错别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找出成语运用不正确的项、判断句子的说法(实则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考察题“活”。

以往的连线题或者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只要死记硬背课文原文,一定能够得满分。现在考察的“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学生要完成这样的题目,不仅要会背诵,而且要会融会贯通。如“(2)关于读书学习,朱熹说:(      )?为有源头活水来。鲁迅说:(            )。”对于第一个空,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填出。而鲁迅的名言很多,这里填什么,就需要结合上面的填空内容,思考并选择鲁迅的“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简单的一个填空,考察了学生的识记能力、思考感悟能力。

3.考察内容“实”。

语文试卷上的题目,都是平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训练过的题目。如课文中的内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如课外必备国学《论语》中的题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练习中的题目:《古今贤文》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4.考察方法“新”。

将对课文的理解,对词语的感悟,融入到选择题中考察,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不太常见的。但区区的六分,考察的却是三个方面的知识。如6.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6分)

(1)“负隅顽抗”和“大名鼎鼎”的感情的色彩是相同的。(    )

(2)《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老舍爷爷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勤勉,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   )

(3)《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笔墨描写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为了通过衬托和对比,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    )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

试卷是命题人多年教学经验的展现,也是其智慧的结晶。再完美的试卷,都有可以研究和商榷的地方。就本张试卷而言,也有点滴的不足之处:

1.太过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内容太少。“阅读与理解”的40分全部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即使是第一部分的“积累与运用”的30分,也有考察学生的辨析能力的。这种弱知识强能力的试卷,对于优生而言,是非常好的。对于学困生而言,难度就稍微大了点。

2.作文题有一定的难度。 诚然,学生的试卷上,作文写得满满的。仔细一读,不符合要求的大有人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成功源自(   )。站在教师的角度,这道题很简单,只要具体地写出成功的案例即可。很多的学生,言之无物,记流水账一般,一读便知根本没有理解成功的含义,即“成功”指的是什么,学生理解的重心,全部放在了补充的内容上了。所以写出的作文不符合要求。

四、典型情况分析

本张试卷,错的最多的,就两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漫:A 水过满,向外流;B 到处都是;遍;C 不受约束;随便。

薄雾弥漫的“漫”的意思是(   )。

正确的答案是选B,而全学区的180名六年级学生,几乎全军覆没,都选了A。因为根据以往规律,前面的两小题选C和B,照理推算,这题就选A。所以学生这题失分多。

2.关于《论语》内容的填空:“父母之年,(   )。一则以喜,(   )。”这道题目,由于老师让学生背诵的《论语》版本没有这一则,所以学生没有填写出来。

五、对本学科命题的意见或建议

1.适当增多诵读内容的题目。如《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中的有关诗词,文本中的优美的经典的课文等。

2.题目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要难度适中。




标签:


相关内容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优秀阅读教学论文 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

文章欣赏生本意识在导学型课堂中的体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中心小学 梁凤志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事事。所以有正确的生本意识,才有可能实现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