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学中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与培养

时间:2018-01-1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与培养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圩乡解放小学 周先姑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单独设置,彰显其对培养人的素质的重要意义,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双基”目标的落实,忽略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价值教育的渗透与培养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圩乡解放小学     周先姑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单独设置,彰显其对培养人的素质的重要意义,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双基”目标的落实,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品质的关注,导致课程的失衡,往往造成较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欠缺兴趣,阻碍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塑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情感目标,使之落实到位是所有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与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探索,促成了我对课堂中落实这一目标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人文价值   学习情感   学习态度  价值观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传统数学教学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是被忽视的,现在把这个问题提到重要的地位上来研究实施,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的精神。也就是说,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这也正好与我在2004年9月份参加《广东学校价值教育与课程开发实验》项目所吻合。这整个项目是由香港实谛德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负责培训,其教育目的是:以“育人”而不是以“育才”为教育的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价值教育的五个基本理念:真理、善行(良好品德)、宁静(和平)、仁爱、非暴力在语文或数学课堂中渗透和培养。这五个基本理念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一致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相通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人文价值教育(良好的学习情感、积
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谈几点浅见。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所表现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是有兴趣还是讨厌?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情感是人认知的向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关于不同音乐对中小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发现:当学生听 15分钟哀乐后,完成复习任务的效果明显下降;而听相同时间的快乐乐曲,其效果显著提高。同理,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也会对其学习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情感就如同转动的水,会波溢人的所有方面。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努力营造“亲和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除了兴趣倾向外,很大程度是先从喜欢学科教师开始。只有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他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角色,发自内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平时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关爱的手势,信任的倾听,慈祥的笑容都可能使他们对你产生兴趣,把你当成良师益友,从而愿意在课堂上和你交往。在许多比赛课中,我们听到上课老师称呼学生都是:“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战胜它。或是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妙吧。这节课“我们”获得了什么收获呀?……大家会感觉很亲切;而如果说“你们”如何如何,就会觉得有一种无形的鸿沟,直接拉大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称呼”效应了。我在实践人文价值教育课程教学中,在课前几分钟采取静坐形式,让学生随着音乐和老师描述的情景,享受和平宁静,净化精神心境。让学生兴奋燥动的心安静下来迎接下一段学习。课堂上我也尽量展现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学生出现错误或想生气时,我就开导自己:十个手指都会有长短,更何况面对的是素质参差不齐的孩子。这样持之以恒的信念,必定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2、平等对待“不偏心”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能学好数学,人人都能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全体学生,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要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后进生当旁观角色。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或有意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的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也可以有意叫小组中能力差的学生念出小组讨论的结果。课堂上出现爱插嘴的学生,我们要这样想:循规蹈矩的学生不会插嘴,胆小怕事的学生不敢插嘴,不动脑筋的学生无法插嘴,只有上课精力集中、思维敏捷的学生才会插嘴。如果老师就此遇事论事,顺水推舟,肯定他的亮点,也许效果会出乎预料。教师应把这些现象调控成轻松和谐的氛围。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会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这种无私宽容的思想也是人文价值教育当中提倡的“仁爱”理念。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敢探索,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数学、探索数学。“学习态度”是指一个人对待数学学习的倾向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热情的,还是冷淡的;这是数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态度与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价值观及情感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只有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才不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刻苦认真、谦虚自信、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愉悦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才会主动地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注意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这一课时,课的伊始: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来啦!(蓝猫)!蓝猫博士很高兴来到数学课堂和大家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它今天给咱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想猜吗?课件出示: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猜一种日常用品)猜谜语是学生的最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被激发起来,在不知不觉中从时钟转移到学习时、分的知识上。课中让学生记下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与同伴对照,看谁的时间安排更合理,使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渗透了价值教育“良好品行”中的健康生活,合理生活习惯的价值观。又如:《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我在课上创设了“小小商店,让学生经历买东西和卖东西”这一生活情境,让他们在此情境中初步学会了付钱、找钱,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意识到数学的有用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游戏竞赛,提高兴趣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易兴奋又易疲劳的特点,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应及时变换练习形式,运用游戏方式进行练习。如“比比谁的方法更妙”,“比比谁的小嘴最会说”。低年级采取“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优秀邮递员、夺红旗接力赛、摘苹果、数学医院”等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在游戏时戴在头上,使课堂气氛活跃,不仅提高了竞争意识,也巩固了所学知识。例如:五年级学完“倍数和约数”的知识后,可以设计一个“动脑筋走出课室”的游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片,以及自己的学号数,说对“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因数”或“几能被几整除”中的任意一句就可以离开教室。再如:教学完“三位数笔算加法”时,老师让学生算出下面几道算式的得数,114+16= 1490+381=  8421+912= 再把得数依次按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得出老师的电话号码了,这样,又一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增加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树立学生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渗透了和平价值观中的冷静、自信行为。
三、鼓励合作交流,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标签:


相关内容

教学论文 低年级口算训练策略
教学论文 低年级口算训练策略

教师文章目前,低年级学生的口算速度慢、出错率高,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与智力发展。而要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关键是要提升口算训练的效率。如何提升低年级口算训练的效率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遵循……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多元识字 其乐无穷──《酸的和甜的》识字

文章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在“全……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教研论文 ──“六艺”在小学生古诗词综合

文章摘要:古诗词是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国语言的根基,老师们觉得难教、怕教的现象令人深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笔者将“六艺(诵、唱、书、画、演、唱)”与古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