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关于小数近似数的取值范围的教学总结 4.50约等于4.5对吗?

时间:2018-01-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4.50约等于4.5对吗? 湖师附小教育集团杨建新 在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提到了四舍五入法,碰到了这么一个练习题:4.5()四舍后的近似数为4.5,()里可以填什么数?当时很多孩子认为是1~4,理由是1.50=1.5,而有的孩子认为0也应该算进去,

4.50约等于4.5对吗?

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杨建新

在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提到了四舍五入法,碰到了这么一个练习题:4.5(  )四舍后的近似数为4.5,(  )里可以填什么数?当时很多孩子认为是1~4,理由是1.50=1.5,而有的孩子认为0也应该算进去,因为0<4,所以还在四舍的范畴,带着这个问题,我浏览了人教论坛,发现网上也有很多老师发表了关于此问题的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这两种意见:(1)1---4,既然是约等于,0就得除外,因为,4.50=4.5。(2)括号里可填0~4这5个数字,应该理解四舍后保留一位小数是4.5的可填什么数。

鉴于此,我再次查阅了诸多有关小数近似数的资料,支持第一种说法的老师认为:把50000、50001改写成“万”作单位并精确到个位,50000=5万,不会是约等于吧,而50001≈5万。约等于是近似数,4.51≈4.5,而4.50=4.5。而像4.62()3这样的才填0~4。支持第二种说法的老师认为:讨论这个问题时要重点看此题的考察目的,这道题显然是关于求近似数的问题,所以主要应从这个角度思考,如果这题换成是4.50(  )4.5,这里就应该填“=”,因为此时考察的是小数性质。而此题考虑的是精确程度的问题,所以应该填:0~4。

经过对比反思,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加确切一些。1、因为四舍五入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精确到十分位,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假如小于等于4就舍去,0显然属于这个范围。2、此题考查的应该是精确程度的问题,而不是数值的问题,因此0~4更加确切。3、涉及到一个取值范围的问题,四舍后约等于4.5的小数最小应该是无限趋近于4.50,因此4.50约等于4.5。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论文交流 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文章 带着问题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显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最新文章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作者:江阴市教研室 匡金龙 摘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