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优秀教学论文学习成败的关键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时间:2018-01-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学习成败的关键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智力与成才有关系,但关系不大;高智商的人,并非都有成就。最有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智商水平中上等、并具有勤奋和不懈追求等优良品质的人。因此,对于高智商的学生如不注意强化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学习成败的关键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智力与成才有关系,但关系不大;高智商的人,并非都有成就。最有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智商水平中上等、并具有勤奋和不懈追求等优良品质的人。因此,对于高智商的学生如不注意强化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优生也成不了优才。而对于智力水平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更要重视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尤其要重视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关键词:学习 数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
我校目前办学规模较大,在校生达到千余人,相当一部分同学数学成绩低下。在教学中老师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智力很好,上课时思维敏捷、活跃,反映问题很快,可是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意志力薄弱,缺乏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没有良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数学家张广厚并非出自书香门第,小学毕业未能进入初中,原因是数学成绩不够60分,可是他凭着不服输的性格,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99%的血汗加上1%的灵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可见智力因素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影响人发展的恰恰是非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符合我校的校情、符合学生的学情。因此,我们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下面我谈一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动力,并使之持久化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内在能量,去发动和维持他们的学习活动。 例如有位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拉开了学习新数学知识的帷幕。上课了,老师对同学们说:一对农民老夫妇琢磨着自己的致富门路。老婆婆说:“不是说有养兔专业户了吗?我们就来个养兔致富吧,先买一对种兔,它们能够每个月生一对兔子,而一对小兔子长到两个月时又可以再生一对小兔子,你算算,经过一年,我们能养多少对兔子?”这其实是个数列问题。即:经过月数:1、2、3、4、5……12       兔子对数:1、2、3、5、8……?
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可谓新颖奇特,所以紧紧地吸引着同学们。他们互相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当数列的规律被发现后,终于找到了简便的方法。同学们尝到了探索奥妙的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引发了学习的极大动力。这正是“新颖因”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2.多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有良好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创设激趣的教学环境,诱发他们爱学乐学的愿望,并使之转化为学会、学好的具体行为。杨振宁教授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1)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讲新问题时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其能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时,针对班级有66位同学,30位女生,36位男生,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抽查作业,1、抽到学号是2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2、抽到学号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3、抽到学号是2或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并且问第3小题答案是不是第1小题和第2小题的概率的和?在教学中我让符合条件的同学在课堂上站起来,全班同学积极参加数数,纷纷动脑思考,问题有效地得到解决,并且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以“悬念”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悬而未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悬念对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但是都体现“引新”和“启下”的作用。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这一节课时,先讲古代印度国王褒赏国际象棋发明者达依尔的故事,当学生听到达依尔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64个格中依次放入的小麦粒是1、2、4、8、…时,觉得可笑,可是当听到国王命人扛来一袋袋小麦还不够时,感到困惑不解,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帮助算一算小麦要多少粒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老师乘机引入课题,说明学了这节课的内容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古代印度国王算一算能不能答应达依尔的要求了。
(3)以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会欣赏数学本身美的形式——比例、对称、简洁、和谐、抽象、完整、严密等。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具有确定数学关系的形式美,如著名的黄金分割;世界建筑史的奇迹——埃及的金字塔,其中蕴含的数学关系,使多少学者为之苦思冥想!圆锥曲线的对称美;足球球面上的多边形——12个五边形,20个六边形构成。
(4)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是通过观察、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这些认知的规律都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感到有兴趣,就应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例:除法应用题的两种含义——包含除和等分除,教材上是分别安排的。“包含除”与“等分除”同属一个事物的两方面,都具有“分”与“平均”的含义,只是分法上的不同,造成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为了让学生从本质上全面认识“除法”,把枯燥的概念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我们依以下方法授课:
上课了,幻灯银幕上出现了六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和3个蓝色的盘子,由同学自己动手分桃子。
第一种分法:六个桃子,一个一个地分放在三个盘子里,每盘放2个。
第二种分法:六个桃子,每次拿出2个放一盘,可以放在3个盘子里。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论文交流 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文章 带着问题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显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最新文章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作者:江阴市教研室 匡金龙 摘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