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速

时间:2018-02-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速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

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速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识字教学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识字时,我们在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时,往往出现片面强调阅读,为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夸大了汉语拼音的作用,试图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提前进行阅读与写作。虽然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读写发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识字这个拦路虎只被绕开而没有消失,学生最终的读写还是要用汉字。识字质量不高和识字数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读写的顺利进行,也对学习汉语言文化有消极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更多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效率,而且还加快小学生的识字的能力。本文将用具体实例探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速。
关键字:信息技术;低年级;识字
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革命。它也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变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作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识字数量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识字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还能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同时,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使感知清晰。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以无意注意、形象思维为主,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能让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化、具体化。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课件,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投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去。学生可以通过课件上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同时跟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教学汉字“水”时,屏幕上首先出现流淌的河水,随着鼠标的移动,河水慢慢变成“水”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情绪就会被立即调动起来。教学生字“冰”,课件生动地演示水凝成冰,学生更易记住字形与字义。教学“蛋”字时,先出示课件鸡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再出示生字卡进行学习,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兴趣盎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直观的东西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做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即用课件出示,一个个写有生字的苹果宝宝陆续地掉下来,如果能读出来并用它组成词,这个苹果就会“成熟”,否则就会枯死。孩子们就害怕苹果枯死,所以生怕自己读不出来。借助信息技术,有了这些游戏作为载体,学生不仅乐于学习,更能主动地轻松地快乐地学习生字,心情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汉字造字规律,精心设计和选择电教手段,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容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具体化,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会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指导识记字形。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字形因笔画多和结构的复杂性,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见,教会低年级学生识记字形的方法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应用信息技术时,应根据儿童掌握字形的认知特点,按照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使学生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字。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低年级的学生识记,明显偏重于具体形象的认知材料。如:教孩子学习“耳”时,往往会想到耳朵。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和图画以及造字和字形演变的规律。如:教学“人”字时,运用电脑展示一幅画着一个站立的人的形象,接着展示由图画渐变成古字、今字的过程。当学生再次想到“人”时,不在是散乱的撇、捺,而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形象,抽象的汉字和形象的事物相联系,记忆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识字空间。
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告诉我们要活用课本。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利用信息技术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青、清、“晴、睛”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 “青(青蛙、青天)”,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答:加偏旁“三点水”,教师在“青”上用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操作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以同样的方法教“晴、睛”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其他色彩。一组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示:青(青天)清(清水)晴(晴天))睛(眼睛),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尤其深刻,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标签:


相关内容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论文交流 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老师优秀论文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

文章 带着问题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显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教研论文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最新文章 制造认知冲突 引导主动建构 作者:江阴市教研室 匡金龙 摘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充分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