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优秀获奖论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时间:2018-03-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1、更新观念、民主平等。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要尊重 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平时的交往中,也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当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 ,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能站起来并提问就是良好的开端。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千万不能讽刺、嘲笑,教师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要让他 们带着成就感,保护学生提问题地积极性,创造良好地生疑发问的气氛。例如,一次我在教学判断题“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0倍”时,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句话是对的。课上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还表扬了发言的学生。谁知下课后,一个学生在路上拦住我说:“老师‘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这个数就扩大100倍’这句话是错的。因为零扩大100倍还是零。”听完他的话,我感到脸有些发烧:“我怎么这么粗心呢,考虑问题这么不全面。”思想斗争了片刻,我对这个学生说:“你分析得非常正确,谢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下节数学课上你把自己得想法告诉大家,好吗?”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对全班学生作了检讨,并郑重地表扬了那位学生,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这一举动看起来非常小,但它带来的效应却非常大,在后来的数学课上,只要有不同的意见,学生就敢于随时提出来讨论解决。
  2、合理安排,形式多样。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在教学中每节课要设置质疑问题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的开头,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课的进行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发问,也可以安排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在组织形式上,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在小组内先提问,也可以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题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的气氛中消除畏惧心里。另外,对于口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提问勇气的学生,教师可个别指导交谈鼓励他们,也可以让他们先在课后谈,使其最终能在课堂上提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任意给出2个或3个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提出问题,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质量高。这样也非常有助于他们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二、科学引导,让学生有疑可质  
  1、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要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知发现和提出问题;
  2、在问题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教学“圆锥”一课,教师出示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模型,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些沙堆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举手提出许多问题:“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体积有多大?”“这些沙有多重?”“沙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率也最好。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有责任呵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任意出一组数,教师马上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马上就产生质疑:为什么会这么快的答对,是巧合吗?教师究竟有什么好办法?通过质疑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更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如此一来,学生的疑问也自然地产生了。
  
  三、重视评价,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们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质疑。最初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使学生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著名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个学生问:“1/3一定比1/4大吗?”老师反问:“你说呢?”学生说:“一个小圆的1/3就没有一个大圆的1/4大。”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我们比较1/3和1/4的大小是针对同一圆形或数量讲的,学生没有就此满足,又追问:“如何比较刚才那个小圆的1/3和大圆的1/4的大小呢?”另一个学生说:“先算出小圆和大圆各自的面积,再分别除以3和4,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发展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标签:


相关内容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

文章 一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中,出现了如下一道题:“幼儿园老师把4千克饼干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的小朋友分得这些饼干的()/(),分得()/()千克。”经统计,此题平均正确率不到75%。其中,前后两空的答案发生颠倒最为普遍,其次也不乏有把4千克看……


教师优秀论文 数学游戏:一种有效的数学学
教师优秀论文 数学游戏:一种有效的数学学

文章欣赏 摘要:游戏精神一直都是数学发展、传播和数学人才发现的动力。数学游戏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我们可结合小学数学内容对数学游戏进行分类匹配,灵活运用集体比赛类游戏和个人练习类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学习情感,体会智慧的力量。 关键……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教研文章 积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

论文交流 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