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论文学科牵手彰显有效整合
时间:2018-03-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学科牵手彰显有效整合 摘要:《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以便更好地完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学科牵手彰显有效整合
摘要:《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
正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标准》为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一个方向:“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把教学时难讲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引“趣”导入,唤醒情感触发点
赞科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巧妙而新颖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激起学习的情感欲望,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与导入环节进行整合,在课的一开始就可以紧紧抓住孩子的眼球,让他们的眼睛亮起来,嘴巴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如《数的整除》复习课,我用课件出示:警察叔叔在一次围剿毒犯行动中发现了一个密码箱。为了收集证据,尽快让罪犯认罪,要用最短的时间破译密码。你们愿意根据提示帮助他们吗?提示:第一个数字是10以内的最大质数;第二个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第三个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四个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谁能用最短的时间里破译密码,并说说你是怎样破译的?随着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和解说,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这样的导入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整个课堂顿时活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境体验,营建探究畅游地
1、与问题情境整合,从问题延伸到数学
信息技术与问题情境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从问题延伸到数学。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展现森林中的小动物分别骑着装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精彩的画面,一下把学生吸住了。比赛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谁先到达终点。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猜小狗会得第一。比赛开始了,音乐声中,小狗骑得又快又稳,得了第一,小猪、小兔、小熊虽奋力拼搏,但仍落在后面。学生们情绪高涨,事实果然与猜想一致。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狗为什么能得第一?”“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上才能跑得又快又稳?”这一连串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关圆的知识学习中来。
2、与生活情境整合 ,从生活过渡到数学
新课标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生活情境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从生活过渡到数学。如我在教学《认识负数》,我首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录像,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学生马上兴奋了起来。接着课件出示了福建建阳、北京等地区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城市的温度。学生们都迫切地想了解建阳的温度,一下子把数学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在结束部分,我展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负数的图片,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
3、与应用情境整合,从应用体验到数学
学生学完“认识人民币”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巩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计制作了“虚拟商店”,让学生去实践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看标价,学会了拿钱收钱,学会了合理花钱,懂得了节约用钱。这一情境创设不仅避免了因教室规模小模拟市场购物带来的不安全因素,还能减少经济开支。
三、务“实”活动,浸润知识活水源
1、与新知整合,化静为动明概念
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整合,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文声并茂,变静为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2、与操作整合,强化感知破疑难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关”是本课中一个难点。多媒体以动态演示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一特性。操作一:画面上出示一个角,在学生观察之后,动态的使角的两边慢慢延长,让学生观察角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角的两边慢慢变长了,但是角的大小没有变。操作二:把角的两边慢慢缩短,缩短,学生又发现:角的两边虽然变得很短了,但是角的大小还是没有变化。从而理解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操作三:把角的一边固定,把角的另一边叉开,学生很快发现:角变大了,再叉开,再变大;操作四:把角的两边拉近,拉近,学生发现:角变小了。从而理解了,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样形象动态的演示,不仅使原本静止的、生硬的东西鲜活起来,还使原来抽象的东西形象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与评价整合,即时反馈促生成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课堂上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运用评价与多媒体整合,将题型变成多种形式,配上活泼音乐,更易激起学生参与。如填空、选择题,学生回答对了,计算机可以马上亮出正确答案,并来一声“棒极了!”、“你真棒!”、“真聪明!”,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提醒他们“再想一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判断题,用鼠标左键点“×”或“√”,点对了,答案会显示在括号中,点错了,则在错误的答案下面出现一个炸弹。做题时每个学生都显得小心翼翼,个个瞪大了眼睛 仔细审题,生怕被地雷炸着。如果不小心真的选错了答案,出现了地雷,他们的小脸会显得无比沮丧,如果全做对了,则忍不住高兴得欢呼起来,一时间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掀起了教学的小高潮。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播放演示。即时反馈,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