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论文运用多媒体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时间:2018-03-2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小学语文参赛论文运用多媒体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
小学语文参赛论文运用多媒体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信息技术必将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拓展了崭新的天地。多媒体及电子白板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恰当使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心想事成的打造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电子白板;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一体机和电子白板走进了千校万室,给教学注入了无与伦比的新鲜活力。多媒体一体机和电子白板集图、文、像于一体,集音响、动画、视频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息信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是教师展现教学魅力的得天独厚的平台,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的思维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接收信息量的奇妙无比的手段,对打造高效课堂有前所未有的作用。只要教师善于恰当的运用,定会使课堂妙趣横生,精彩纷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学生们才能积极有效的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用多媒体将图、文、像;视频、声音、动画有效的组合,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景,通过声像结合、动静并茂、情景交融的视听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极大的作用。
作者笔下的大自然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个五彩缤纷的的节日礼花,它的美千姿百态,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自然景物的描写,有湖光的潋滟,有山色的空濛,有花草艳丽,树木的俊秀,有名胜的奇美,有古刹庄严……但是大自然这些变幻无穷的美,因时过境迁、时空的阻隔,有的储存在尘封的记忆中,有的却距万水千山之遥,不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目睹其色,耳闻其声,这时多媒体可以锦上添花。通过录像再现课文优美的风景,让美景即刻展现于学生在眼前。让学生进入其景可赏、其物可观、其声可闻的境地,受到美的感染,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校园已是深秋,我就用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再现“紫藤萝瀑布”充满生命力的图景:“彼此推着挤着”,“欢笑”着。“活泼热闹”地“不停的生长”着,“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子白板,尽情地欣赏辉煌盛开、热烈绽放的紫藤萝画面,书面文字在学生眼前形成了活灵活现的画面,使学生深刻涵咏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体会出作者写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共鸣。
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因为时空的阻隔,年龄、阅历的差距,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便运用多媒体展现了三幅动态的画面:一幅是“雪飘银树”图,一幅是“愁云瀚海”图,一幅是“雪印人立”图;配以委婉的古曲《阳关三叠》,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一种凄美的情调似乎在向学生诉说诗人岑参在送友人离去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达成了学习目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赏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开启发学生的思维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些大家虽时代和国级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强调了思考在学习中、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显示形象逼真,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结合利用设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教学是否突出了难点,那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来突出难点,这是每个教师必须三思而后行的问题,而设疑能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此同时将文中意蕴丰富难以理解的画面、细节用视频投放出来,更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如教《观舞记》一文时,设疑“同学们,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也忘怀了自己?’”通过设疑,启发诱导思维,加上电子白板播放印度舞蹈家那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舞蹈,学生能借助词去认识电子白板上播放的视频,并且与视频联系地认识词本身极其丰富的意蕴和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这是冰心对用心灵舞蹈的卡拉玛满怀深情的高度赞美,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既然大科学家说的这样中肯,这样旗帜鲜明,这样不可置否,那肯定是是引领人前行的真理。可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大家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是蒸汽顶起壶盖拨动的异思,莱特兄弟制造第一架飞机是鸟翔蓝天诱发的妙想。原来启发这些奇思妙想都要一定的诱因。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中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多媒体一体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如我在教《观舞记》这篇散文的时候,冰心用语言来表达舞台艺术的精湛语言技巧。娴熟地运用排比和比喻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享受。读文的主体部分时我适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用了哪些句子描写这种飞动的美?你能想象出这种情景吗?学生找出动态美的句子并不难:“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要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而想像这种情景就感到茫然。利用多媒体一体机的灵便性,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视频成为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的诱因,于是采用多媒体循文入屏:让学生观看一段印度演员的独舞,展现文中语言所表现的美妙的舞蹈。让学生观察舞蹈家的身体、动作、神态、服饰等,达到品味作家运用语言的美妙的欣赏舞蹈家舞蹈高超的目的。学生那种叹为观止的表情,表达了无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想象力得到了飞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