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效课堂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创精新神

时间:2018-06-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当前,全国正在推进的高效课堂建设就是要彻底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

当前,全国正在推进的高效课堂建设就是要彻底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重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轻直接经验获取;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这种教育观念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高效的数学课堂中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释放出创新的激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天性好奇的儿童,他们常常会对很多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情境,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算8+几吗?”“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形的?”……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常常开展相互质疑活动,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想学、要学、爱学的冲动,激发学生想实践、想创造的意识。高效的课堂中,只有学生的好奇、疑问才会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自主快乐地投入知识的探索中,为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  

二、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因此,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是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素质教育改革虽然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师道尊严的观念还深深地铬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虽然地位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真正自主地参与学习。如今的高效课堂,更多的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开放、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充满智慧、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生命体,当成自己的亲密合作伙伴,学生才能解除思想顾虑,真正释放自己的心灵,释放自己的思维,才能敢提问、敢思考、敢表达、敢创造。  

三、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创造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方法,达到质的飞跃。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一如既往抓好“双基”的教学与训练,让学生扎实掌握好课内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技能。其次,要注重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纵横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也要创造性地设置课外作业,不要让繁重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自由学习的时间,扼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课外布置学生读一些科幻故事、数学发明史之类的书籍,做做小实验,参加数学趣味活动等,让他们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自由活动中,去领略课内无法涉猎的无限风光,弄清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的历史渊源,领会知识的内核,开启智慧之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技能,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能力去创新、去提高。  

四、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由此可见,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或在小组内展示,或在全班展示。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展示的环节。课堂上,小组内有声有色,人人都有机会向组员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举,黑板上,贴出了每小组的代表之作,老师真诚地肯定学生思考的一切结论,真心地祝贺学生在知识探求过程中的点滴成功,竭尽全力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师生在这种充满自信、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思考、研究、交流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总之,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魅力、高尚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还要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牢牢粘出每个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最终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崔红梅  标签:


相关内容

阅读教学思考与探索文章 为学生的学习搭建
阅读教学思考与探索文章 为学生的学习搭建

欣赏论文 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 沈大安 近年来,“支架式”教学理论悄然兴起。“支架”就是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又称“鹰架”。简单地说,“支架式教学”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搭建“支架”,而让学生自己去攀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支架式……


课堂教学论文:以学定教 提升思维——对“
课堂教学论文:以学定教 提升思维——对“

==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它又相对独立,因此,这一内容成了众多教师执教公开课的首选内容。笔者曾听了不少教师执教此课,不由也跃跃欲试。 一、这节课“教什么” 从……


优秀论文:第一学段“画图”策略教学浅谈
优秀论文:第一学段“画图”策略教学浅谈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概念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理解,这就有必要在第一学段渗透“画图策略”。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在一年级,教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