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6“邮政杯”读报读刊知识竞赛活动 “2016邮政杯读报读刊知识竞赛”活动已经为大家推送多期期刊,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期刊是《山海经少年版》现象作文,该书是国内一本以童话故事阅读与创作的方法提高孩子提高语文修养和作文能力的学生期刊。适合小学三年级-
“2016邮政杯读报读刊知识竞赛”活动已经为大家推送多期期刊,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期刊是《山海经少年版》现象作文,该书是国内一本以童话故事阅读与创作的方法提高孩子提高语文修养和作文能力的学生期刊。适合小学三年级-初中的学生,建议家长推荐给孩子阅读。
ps: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活动内容
《山海经?少年版》(想象作文),是国内一本以童话故事阅读与创作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语文修养和作文能力的学生期刊。由老牌优秀期刊山海经组建最优秀的编辑主创团队,邀请儿童文学界顶尖作者为本刊量身打造最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字作品,引进经过实践证明最能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最能引发孩子写作热情的儿童文学创作训练课程理论,采用华丽的全彩印制、致力打造高人一筹的卓越学生读物,只做最好的阅读。适合人群小学三年级-初一。
文/方湘玲
这一切,让一位名叫拉佐斯基的波兰医生义愤填膺。
一天,集中营里的一名波兰人浑身起疹子,这让德国人非常害怕,因为一战中,许多德国士兵就死于传染病斑疹伤寒。他们赶紧让这个人暂时离开几天,并要他到拉佐斯基所在的医院去看病。
让拉佐斯基想不到的是,这个人竟是自己的同乡。看着伤痕累累的同乡,想到数不清的波兰人在魔窟般的集中营受苦,拉佐斯基心如刀割。令他稍感欣慰的是,同乡只是普通的过敏症状。得知这个结果,同乡反而很伤心。他流着眼泪告诉拉佐斯基,自己宁愿得的是斑疹伤寒,只有这样,德国人才会根据相关规定释放他。
听到这些,拉佐斯基突然想到:既然德国人如此惧怕斑疹伤寒,我何不制造个假的病例来救同乡呢?再三思考后,他决定冒险制作一种假“疫苗”,能让血液在检验时被验出是斑疹伤寒阳性,却不会真的发病。于是,他告诉德国人,同乡的症状和斑疹伤寒很相似,要多观察几天。
为了尽快研制成功,拉佐斯基放弃了休息时间,通宵达旦地进行秘密实验。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三天,他还没有制成“疫苗”,同乡看到他疲惫不堪,很是过意不去,就对他说:“您已经尽力了,实在不行就让我们听天由命吧!”
拉佐斯基却坚定地说:“不行!为了救你们,我一定要研制出‘疫苗’!”说完,他又一头扎进实验中。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他终于成功了。拉佐斯基将这种“疫苗”注射到同乡身上,又立即做了个疑似斑疹伤寒的报告,还按规定把同乡的血液样本寄到了德国的实验室。很快,德国那边就传来了结果,确诊了同乡感染了斑疹伤寒,为了避免传染其他人,德国人让他不要再回劳改营,还释放了之前和他有过密切接触的波兰人。
同乡和被释放的其他人非常庆幸能活着离开集中营,他们对拉佐斯基千恩万谢,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看到自己的方法有用,拉佐斯基决定用它来营救更多的波兰人。于是,他又选了几个被释放者注射“疫苗”,并同样上报病例,送检血清。有机会去劳改营为波兰人看病时,他也会偷偷地带上“疫苗”……
集中营中多起“斑疹伤寒”的出现,使得德国人不得不释放了大批有“可能被感染”的波兰人,当小城中的“感染者”越来越多时,德国人更是极度恐慌,他们干脆撤离了士兵,把斯塔洛瓦沃拉当成“疫区”隔离了。
正是此举令八千多名波兰人离开了地狱般的集中营,使他们不仅免于被奴役和惨遭屠杀,还重新获得了自由,更让他们高兴的是,由于身在“疫区”,纳粹害怕被“疫情”传染,便取消了对小城的攻击计划,使他们保住了生命和家园。
拉佐斯基以他个人的力量做到了原本只有千军万马才能完成的事!时至今日,斯塔洛瓦沃拉人民依然没有忘记拉佐斯基医生,称他是最出色的抗纳粹英雄。
文/李晓巧
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确实,在清代北京城里,天子脚下,除了皇亲贵戚、王公大臣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小公务员,他们的日子,过得很不容易。首先是薪俸少。历史上,明代公务员的薪水极少,清代则沿袭明制,官俸依然很少。后来为了增加官员收入,清朝制定了养廉制,在官俸之外,再发一份津贴,譬如正从一品官俸虽则每年一百八十两,米一百八十斛,而养廉银子却在一万三至两万两不等,然而,真正得到大实惠的是王公大员与封疆大吏,在京的低级公务人员所得依然不多。以当时官居五品的翰林院侍讲为例,俸禄一年为八十两银子,支米八十斛,加上恩俸,总共不过一百几十两而已。晚清一个小有名气的官员叫张集馨,在京苦读九年,于落第两次后,终于考上进士步入仕途,当了翰林院的清闲差使,“僦居果子巷驴驹胡同”,房子小得很,过日子紧紧巴巴。曾国藩当了多年京官,品级也不低,已经是二品的礼部侍郎,部级首长了,却依然宦囊羞涩,为了安排在京城的一家老小回老家,厚着脸皮到处借盘缠。可想而知,那些更低品级的小公务员日子有多艰难吧!
其次是规矩多,活儿累。清朝官场的规矩纷繁复杂,非常之多,稍有不慎,触犯了规矩,就得严惩。《八旗通志·典礼志》如此规定王府庆贺仪:“亲王生辰及元旦日,该旗都统以下佐领以上官员齐集称贺,行二跪六叩头礼。郡王生辰及元旦日,本府属员齐集称贺,行二跪六叩头礼。贝勒生辰及元旦日,本府属员齐集称贺,行一跪三叩头礼。若该属官员无事不至府行庆贺者,治罪。”王公大臣贝勒过生日以及逢年过节的,手下人如果不去府上祝贺,就得治罪,这可是法律啊!
另据《春明梦录》记载:“司官遇值日有紧要公事、稿件,并带领引见者,均于是日丑、寅之间进内。”你看,值日官员的上班时间是在凌晨三四点之间,无论刮风下雨,决然不能迟到。据说,到散班时“冬天不过黎明,夏天不过日出”,这就相当于大夜班啊,而且这样的值日很频繁,干这些带领引见差使的几乎都是在京的中下等官吏,其辛苦自不待言。
小官员在衙门里值班的境况也不免寒碜。《春明梦录》的作者说自己在吏部值夜班时,住的地方只有两间简陋的屋子,外间办公,里间睡觉。吃的是“晚餐菜只一碗两碟,次早又一餐”。
当然,历史上的小京官也有他们的便当厉害之处。古话说,宰相的门房七品官,聪明活络有实权的外官对于小京官们常常也有所结纳、周济。再者,十年媳妇熬成婆,即使再小的京官外放到地方上去,那也最起码是个响当当的县太爷。但是,这也要看各人的运气与造化,清朝绝大多数的小京官,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老死在北京城里的胡同旮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