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心理成长 > 正文

读《红楼梦》有感范文

时间:2016-08-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3读《红楼梦》有感《红楼梦》是一部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情小说作品,被后人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

3读《红楼梦》有感《红楼梦》是一部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情小说作品,被后人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等。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研读《红楼梦》一年以来收获颇丰,也对《红楼梦》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不同于以往的看法。

研究《红楼梦》文本前必定少不了要对作者曹雪芹作一些了解。《红楼梦》的第一回曹雪芹有几句十分著名的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外间评价《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如此说来我们读《红楼梦》,读的不仅是《红楼梦》这部书,更是读曹雪芹充盈着血与泪的一生。“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里熔铸了曹雪芹的个性与人格,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对于我们研究《红楼梦》内部思想意蕴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曹雪芹生于权贵世家,然而在十三岁时满门被抄,锦衣玉食的温柔少年身世从此飘零,他那颠覆了的人生被充分反映在《红楼梦》一书中宝玉的形象上。宝玉本身是一个矛盾的人物角色设定,“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一方面作者以及书中的宝玉对于封建社会都是厌恶的,甚至是憎恨的,宝玉出仕,拒入官场;雪芹狂傲,寄居山川白云。然而另一方面,曹雪芹或者是宝玉,对于自己无法挽狂澜于既倒都是心有悔恨的,美玉无瑕,偏偏无法拯救在风雨飘摇中走向败落的家族。曹雪芹的痛心也是可以从《红楼梦》中折射出来的,他想去“补天”,却又早知天已不可补,于是只能发出“枉入红尘”的嗟叹。“棉衣纨绔,举家食粥酒常赊”,世家公子的印象永远停留在曹雪芹十三岁那年,从此天涯沦落,一生潦倒。

《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倾尽了曹公一生心血,令无数研究者倾倒,从而衍生出“红学”研究。古往今来研究红学的人有很多,关于《红楼梦》研究角度也各有千秋。近代中国文坛大家也对《红楼梦》做出过大量的研究,以胡适先生为肇端,继有鲁迅、张爱玲到后来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的周汝昌等,研究者络绎不绝。张爱玲有这么一部关于《红楼梦》研究的著作,名为《红楼梦魇》。她认为自己考据《红楼梦》已步入了一中疯狂的状态,并以 “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自嘲,这也是《红楼梦魇》这本书名字的来由。名家对《红楼梦》一书尚且如痴如醉,我们这些阅读浅薄的读者又怎能抵制来自它的魅惑呢?在研究《红楼梦》文本的同时,观照红学各大家研读的不同角度以及他们提出的不同观点,对于我们对《红楼梦》展开深层阅读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对《红楼梦》文本进行深入研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红楼梦》有了很多新的了解,在这里选取一点,并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进行说明。《红楼梦》中给我们呈现的爱情形态有两种:一种是一见钟情,而另一种是日久生情。一见钟情的例子不少,但是作者曹雪芹的安排都透露出他对一见钟情的不悦。《红楼梦》前四回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案例:贾雨村与娇杏,冯渊与香菱。首先我们来看贾雨村与娇杏,贾雨村对娇杏的“一见钟情”从性质上而言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在这段姻缘中一见钟情也并非意味着两人情投意合。曹雪芹对于娇杏有这样一句点评:“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从“偶”“错”二字的措辞,以及从谐音法解读娇杏名字为“侥幸”都能够很明显的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再来看下场更为惨烈的一对,冯渊对香菱一见钟情,甚至为香菱改变了性向,由于这种偶然的迷炫,冯渊失去了自我,落得被打死的下场。日久生情在《红楼梦》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我们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宝黛二人从木石前盟到幻形入世发生爱情,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互动积攒而成的,“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这种深度、厚度和广度的积累都是作者观念中所倾向的爱情状态。用一部在戏剧领域拥有等同于《红楼梦》地位的旷世奇作《牡丹亭》与其描写情爱的特点加以比对。《牡丹亭》一书所写之情是美丽、圆融而又比较容易纾解之情,最重要的是,杜丽娘死后还可以和柳梦梅“幽媾”,还魂之后两人也是终成眷属。在《牡丹亭》描写的男女之情中,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性爱,爱情和婚姻是合一而不分离的。《红楼梦》则不如是,《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性爱,爱情和婚姻恰好是分离而不合一的。《红楼梦》里的婚姻大多都是失败的、残损的,尤其少有爱情的结合,比如说贾赦和邢夫人,贾政和王夫人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婚姻的常态,只有婚姻没有爱情。而贾琏和王熙凤的结合也是权势和利益的结合,各怀鬼胎钩心斗角。反之有爱情的又都不能结成婚姻,尤三姐爱柳湘莲,最终因爱自杀;典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之间爱得如痴如醉,却落得天人永隔的下场,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也许在作者曹雪芹看来,真正的爱情是永远都无法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一种空幻。

于我而言,我并不能单纯做一个判断说二者之间我更倾向于哪一种描写情爱的方式。《牡丹亭》中描写的情爱和性爱、婚姻与爱情合一正是符合现代人爱情婚姻的追求的,而《红楼梦》认定婚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与淫没有结果。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一个问题,作者在安排宝黛爱情产生这一条主线上却是折射出作者超越时代的爱情观的:宝黛二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在封建礼教主导的社会环境下这种男女相处方式和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不可逾雷池半步的思想是相悖的。曹雪芹在宝黛身上打破了传统世界观的男女之防,让宝黛二人同吃同住培养爱情,从这一个点上考察,宝黛的爱情也是符合现世爱情观的。

《红楼梦》是一部集大成的伟大作品,学术研究价值涉猎人情、政治、医药、服饰等等,是一部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光去静心品读、研究的,不同年龄段读《红楼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往后的时光中,我会继续用心珍藏《红楼梦》的美丽。

                                  供稿:第五届乐知者付丽敏










相关内容

范文范本: 入团 入党 节日祝福 辞职 个人简历 实习报告 工作总结 申请书 合同 范文 范本 演讲稿 学习资料
经济类: 会计从业资格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期货从业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税务师
建筑类: 建造师 建筑师 环境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造价工程师 规划师 招标师 咨询工程师
资格类: 教师资格证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师 理财规划师 报关员 报检员 价格鉴证师 资产评估师 房产经纪人 房产估价师 导游证 执业药师 医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