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导学案
时间:2016-08-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练习一的习题(P2—3例1)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温故知新 根据每组中的三个数各写出四个算式。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练习一的习题(P2—3例1)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温故知新
根据每组中的三个数各写出四个算式。(1)3、7、10(2)4、5、9自学成才
自学教材第2~3页例题,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这是已知两段铁路分别长多少千米,求把它们和起来是多少千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求西宁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也用什么方法计算?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总结
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和=加数+加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2、通过预习,我还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验算加法可以用()。3、我还有()不明白。过关斩将
第1关:填空题。(1)一个数是45,另一个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3)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80,被减数是( )。第2关: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1)476-168=308 308+()=476476-()=168(2) 256+128=384 384-()=128384-()=256(3)2468+575=3043 3043-2468=()3043-575=()测评提升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47=500 27+()=100 573-()=170()-212=40 ()+173=300 ()-600=2002、计算,并验算。119-59= 173+169=257+160= 475-180=3、滨海实验小学举行花式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4、足球每个115元,篮球每个125元,排球每个148元,网球每个35元。(1)买两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要多少元?(2)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P5—6,例2、3)
学习目标:
1、正解乘、除法的意义。2、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把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温故知新
1、3个5是多少?2、15里有几个3?3、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自学成才
一、自学课本(5、6 )页。二、合作完成下面的练习。1、解决问题(1):已知每个花瓶插3枝花,求4个花瓶一共插几枝花,就是求4个3的和是多少?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问题(2):已知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求可以插几瓶,是求12里面有多少个3,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决问题(3):已知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中,求每个花瓶插几枝,是求12里面有多少个4,就是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总结
一、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我发现:1、积=()×(),因数=()÷()2、商=()÷(),除法=()÷() 被除数=()×()4、除法是()的逆运算,验算乘法可以用()。二、我还有()不明白。过关斩将
第1关:填空(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积是()。(3)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4)两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第2关:根据算式写得数。(1)32×25=800 800÷()=25 800÷32=()(2)425÷17=25 17×25=() 425÷()=17测评提升
1、用下面3个数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36、25、900
2、填写下表。因数8425
因数26
36积
750180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280÷35= 6×125= 628÷25=
4、食堂运来300千克大米,吃了5天还剩25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5、学校组织170名师生旅游,其中50人乘大客车,剩下的乘坐5辆中巴车。平均每辆中巴车坐多少人?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P9—10,例4、例5)
学习目标:
1、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认识中括号,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温故知新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300-120+25 120+5×4 96÷12+4×22、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3、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自学成才
一、自学课本(9、10)页。二、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练习。1、96÷(12+4)×2这道题,应先算()里面的12+4,然后再算()法,最后算()法,2、[ ]是(),96÷[(12+4)×2]这道题,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先算()里面的12+4,然后再算()里面的16×2=32,最后算()外面的96÷32=3自我总结
一、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我知道了:1、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里面的,然后算()外面的。不管括号里还是括号外,都是先算()法,后算()法,在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的算式里,按照从()往()的顺序计算。2、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的。二、我还有()不明白。过关斩将
我来试一试:
(37+29×3)÷4 (376+24)÷(23+27)
796-504÷(63÷7) 42×[169-(78+35)]
72÷[960÷(245-165)] 420÷[(205-198)×4]
测评提升
根据运算顺序,在题目中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编排:xinbare 来源:综合网络【小学生微课堂】全体老师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