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心理成长 > 正文

提升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效率的实践研究——优秀论文

时间:2016-08-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节选) 一、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真实了解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现状,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听课、座谈、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在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时是按如下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课堂上仔细讲授知识系统以及知识细节,引导

(节选)

一、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真实了解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的现状,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听课、座谈、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在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时是按如下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课堂上仔细讲授知识系统以及知识细节,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高考考纲和教学指导意见上要求的知识点全部涉及到,讲过之后要求学生记住,再讲解相关例题。

第二步: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反馈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是一张自编试卷或者是征订的第一轮复习资料的活页作业。

第三步:认真批改作业,仔细查看学生作业中的答题情况,然后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讲解,再布置相关练习做强化训练以巩固效果。

第四步:每次月考或模拟考试前,对相关考试范围内的知识以复习卷的形式进行再练习、再讲解,作为考试前的复习。

很显然,上述的教学流程不分青红皂白、撒大网式地全面讲授知识细节,不断重复的练习、讲解再练习,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还会使学生陷入无尽的题海中。它反映出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的两大主要矛盾。

矛盾一:学生能够记住物理的结论性知识,但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上理解不够透彻,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只会解做过的习题,一旦改变题目场景或者题设条件就他就无从下手。

矛盾二:学生在物理复习课中表现出的较低解题能力,迫使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题目练习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上。而高三紧张的课时又不允许教师在所有的知识内容上都这样做的。

以上两大矛盾迫使高三物理教师必须去思考提高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思考一: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思维误区。如果在课堂上不能解决学生想解决的学习困难,即使授课再怎样精彩,也是一堂无效的或低效的物理课。

思考二:准确、全面的在课前诊断出学生真正的学习困难,使课堂教学更有具针对性,才是提高第一轮复习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三、研究与实践

本研究立足对单元知识体系的“前测”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因此,“前测”是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要做到有效、高效的“前测”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1.选取前测习题

本研究的重点是“前测”,而“前测”的重点却是“前测”的习题的选取,因此选择合适的“前测”习题成了提高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堂效率的关键。“前测”的习题要能系统性的、全面性的、情景性的暴露学生的知识漏洞与思维误区,同时要注重物理学科的特点相结合,落实学科思想与人的发展相结合。

2.分析前测结果

“前测”习题检测完后,教师要对所有学生测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汇总,统计每小题、每个知识点或者某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结果统计和错误分析既要关注班级全体也要关注学生个体,既要关注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本身也要关注习题所涉及到的解题方法。

3.设计教学对策

根据“前测”结果教师要重新设计或改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对策。针对学生的思维误区设计教学对策,这样的教学对策是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因此教师一厢情愿的少,实效性高。在高三物理的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这样做既可以减少课堂上的无效教学时间,同时还能有效的暴露出学生的学习困难,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使学生的听课有针对性(学生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哪些内容是不懂的,教师讲到相关知识时学生会特别的专心),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师生易产生高效和谐愉悦的互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学生课后只需再做少量的针对性巩固练习就能很好达到教学目标,也大大节约了高三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以上三个程序中,“前测”习题的选取是关键,测试和错因分析是手段,合理的教学对策设计是目的。

下面是笔者对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一章的“前测”实施案例:

(1)选取“前测”习题

通过对教学大纲以及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一章的具体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如下表所示

主 题

内 容

要 求

说 明

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析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I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I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I


笔者设计了以下基础性、概念性、情景性、发展性兼备的“前测”习题[相关习题省略]。

基础性是指考题不能很难,应该侧重基础;概念性的是指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应该侧重的是涉及物理本质的概念和规律,而非技巧性的;情景性是考题必须是以具体的情景为载体,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而非记忆性的;发展性指的是考题的问题不能是很死板的而是开放式的,可以引出一系列的相关重点问题。

从知识维度解决:知识性的记忆缺陷、概念性的理解故障、过程性知识不熟、模型构建不全、情景信息不详以及解题不规范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的错误原因。

从能力角度解决: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从评价角度解决: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2.分析“前测”结果

根据以上“前测”习题,笔者对本校高三(6)班的全体同学进行了“前测”,现将它们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表:根据上表对《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单元“前测”习题》涉及的知识点以及教师凭经验预测的得分率和学生实际得分率的统计如下表所示

题 号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本小题所涉及到的本章节知识点内容

曲线运动基本概念的应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

平抛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运行的综合问题

教师预测得分率

0.90

0.80

0、75

0.60

0.55

0.80

0.80

0.60

0.80

0.50

学生实际得分率

0.917

0.802

0.823

0.792

0.75

0.719

0.531

0.604

0.469

0.479

从表格中统计的情况看,学生对本章所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相同,有些知识点得分率高达90%多,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很好;而有些知识点的得分率却连50%都不到,说明在学生对本知识点印象不深,掌握不够。并且有些知识点的学生实际得分率与教师凭经验预测的得分率相差较大,例如第5题平抛运动的推论及其应用教师预测得分率为0.55,而前测学生实际得分率达到0.75;第9题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教师预测得分率为0.80,而前测学生实际得分率却只有0.47。说明凭教师自己的经验所确立的教学重难点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后,学生有些可能已经掌握较好,所以高三一轮复习时可能不再是难点,因此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提高课堂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改进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班级“前测”结果的具体情况,笔者对原来预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①课时安排的调整。从统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第一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分解,第二节、平抛运动”所涉及的知识整体掌握较好,所以原计划对本章前两节要用3课时的知识梳理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可压缩为2课时,减少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反复翻炒,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②重点难点的调整。从统计情况看,第7小题的考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第8小题的考点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得分率非常低,第9小题和第10小题的考点“万有引力及其应用、卫星运行的综合问题”甚至不到50%左右,因此笔者将原来预设的教学重难点要进行调整,主攻学生掌握欠缺的知识点,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重新设计,以达到“讲学生所想听,教学生所未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③巩固练习的调整。从统计情况来看,第1小题、第2小题、第3小题,得分率非常高,证明大部分学生对该内容已基本掌握,因此涉及到相关知识点,在授课时可以从简,也无需课后再反复练习;而第9小题、第10小题得分相对较低,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还要要在课后练习中加强训练巩固成果。所以,我们还要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增加对学生学习有困难部分的巩固,减少无效的重复练习,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通过学生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和对部分学生的访谈了解,改进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好转。本节课重点内容都是学生错误率较高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非常高涨。由于淡化了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课堂显得活跃而有条不稳,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高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教学效果。

作者:桐庐中学 张华


相关内容

范文范本: 入团 入党 节日祝福 辞职 个人简历 实习报告 工作总结 申请书 合同 范文 范本 演讲稿 学习资料
经济类: 会计从业资格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期货从业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税务师
建筑类: 建造师 建筑师 环境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 电气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造价工程师 规划师 招标师 咨询工程师
资格类: 教师资格证 心理咨询师 人力资源师 理财规划师 报关员 报检员 价格鉴证师 资产评估师 房产经纪人 房产估价师 导游证 执业药师 医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