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亲爱的诵友,大家好,雅诵(微信号:Yasong-edu)欢迎您!今天我们来读古诗词。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每日一首,日积月累!听雅心老师,娓娓道来…… ,请点击下方↓↓↓↓↓ 雅诵:《独坐敬亭山》,↓↓↓请大家连读三遍……开启新的记忆模式! 【原文
雅诵:《独坐敬亭山》,↓↓↓请大家连读三遍……开启新的记忆模式!
【原文】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尽:没有了。
独去闲:指白云独自悠闲地离山而去。
厌:厌烦。
众多的鸟儿都已高高地飞去了,一片白云独自悠闲地飘走。
和我相互久久凝视而不厌倦的,只有眼前这座敬亭山了。
这首诗是李白被排挤出朝廷,居于安徽时写下的。这时的诗人心中比较苦闷,看到山中的美景,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宁静。“静”是这首诗的血脉。
前两句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就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停留片刻,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人物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默默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诗人通过写山的“有情”来表现出人的“无情”。“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