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与新技术融合,优化综合评价
时间:2016-08-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叶丛啸 [背景] 我国正着力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叶丛啸
[背景]
我国正着力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次测验的成绩,或少部分教师采取的点名回答问题制——根据回答优劣给予相应平时成绩。前者是以分数来代表能力,并不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如何;后者由于问题的随机性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综合评价如何评,才能客观、公正、全面?我认为需要有一套具体指标,依靠一定的系统来完成。Aischool恰能完成这样功能。[实践] 平时,利用Aischool教学系统开展常态课和课后的达标测试,系统自动生成了一定的综合评价数据,以下以一堂《自动控制和模块机器人》的新授课为例,谈谈我觉得与传统课堂四个最大的不同。(一)自主学习,即时反馈 利用“数字图书制作系统”,制成交互式式电子教材,相比传统教材,里面可以插入动画和微视频,比起自己印发讲义要环保,且电子教材是彩色的、会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形象地了解物理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现象,学习内容的容量更大,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课堂,在阅读书本后教师的提问,反馈仅限于被提问的同学,别的同学一看没叫到自己,精神就处于松散状态。 而使用AiSchool发布练习即时反馈功能,根据反馈数据,检测每一位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评和辅导,提高课堂效率。(二)实验探究过程再现,数据自动保存 传统课堂中,学生实验的过程往往不方便再现。物理课所引入了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在实验教学中,具有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功能[3]。但高中阶段还有很多非DIS实验,这些实验往往不易再现。若请同学上讲台用实物投影再次进行实验,不仅耗费时间,且实验数据与此前学生在下边完成时可能不一致。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样只能展示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 使用了Aischool教学系统,小组实验时可以让一位学生操作、另一位学生把实验过程使用了的相机、录像功能记录下来,上传到服务器,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展示或评价。比如这次使用了四分屏投影功能,来展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的变化。同时可以显示两组实验结果,分别是甲组有光照、无光照、乙组有光照、无光照时的多用表的表盘。若在普通教室上,是无法同时呈现有光照和无光照时的实验结果的。若只是投影学生得到的最终阻值读数,显然不如直接呈现多用表表盘指针来得直观。当然拍摄任务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完成,并可摄录实验过程中的微视频,把学生实验中呈现的问题拍照或录像记录,再集中点评。(三)小组合作,展示评价以往课堂里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往往只能抽二至三组同学,请他们中的代表回答。这样效率较低,没被选中的同学如果有好的想法会没有机会表达,不利于其学习动机。使用Aischool课堂提问功能,下发一张含问题情境的图片后,学生可以在图片上进行二次编辑,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上,教师可以在pad上清晰地看到每个已提交的结果。学生提交往往有先后,在等待大多数同学都提交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已提交的结果进行圈画批注。在学生基本都提交后,可以开始有选择性的分类点评。点评后,把有圈画批注的图片再次回发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对自己的答案如何评价。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的后续学习。(四)当堂检测,以学定教传统的新授课,在学完概念、规律后,需要配上例题和练习。例题主要是学生思考后听老师讲,而练习则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限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往往是在学生做练习时,进行巡视发现主要问题,或请同学上黑板演算。问题之一是总有学生不认真答题,问题之二是教师对于不够典型的问题往往难以发现。使用Aischool的课堂练习功能,教师先发布练习,待同学答题结束提交后,教师的pad上迅速显示出每道题的正确率,其中没答对的同学选了哪个选项。这为教师接下来的讲评提供了重要依据。不是纯粹凭经验或看到的问题来讲评,而是依照实实在在的数据。对于不典型问题,教师可以课后单独找同学辅导。讲完后,还可以把题目的答案和分析过程回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后自己再思考。每次学生的答题情况,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依据。[反思] Aischool运用了系统方法,提供了覆盖教学全流程的解决方案,涵盖了课前教学资源的准备、备课、上课(提问、投票、练习等)、作业、测试。使用它来准备每节课,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流程。对学生而言,则记录了每节课的表现(答题情况、提问回答情况等)。 自身认为Aischool最关键的特征之一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必要帮助,而非单纯传授。Aischool另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过程和结果数据的自动保存。比如一节概念课,上完后学生对此概念理解到哪个层次;或一节习题课,上完后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准确率能达到多少,都可以通过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有梯度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通过来反馈;或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质量分析,根据Aischool的统计结果,使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不盲目,学生可以查漏补缺。 以往教学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Aischool系统的亮点在于教学过程可记录,为学生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为了让这套系统的优势更加凸显,建议对Aischool的使用常态化,频率更高。常态化使用可以为学生综合评价提供大量、连贯的数据,从而可以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一门学科的学习。 期待有更多的老师能用上这些新技术,研究如何把相关功能用得更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把课堂改革推向新的高峰。参考文献:[1] 新技术革命下的教育信息化之路[2]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3] 利用多媒体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4] 《物理教学设计》 陈刚著
【数字化教育阵地】愿意与您一起分享,数字校园里的精彩课例和活动,喜欢就动动手指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