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作文
时间:2016-08-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九月初的一个上午,意外接到高中归同学的电话,恭喜她的千金今年如愿考入松江二中。归同学在电话里叙述了自己送女儿去母校的激动心情,特别是遇到昔日的老师、看到熟悉的校园让她萌发了召集一次毕业二十五周年返母校活动。我俩一拍即合,她负责内外联络,我主
九月初的一个上午,意外接到高中归同学的电话,恭喜她的千金今年如愿考入松江二中。归同学在电话里叙述了自己送女儿去母校的激动心情,特别是遇到昔日的老师、看到熟悉的校园让她萌发了召集一次毕业二十五周年返母校活动。我俩一拍即合,她负责内外联络,我主责落实老师联系方式,专业的琪琪同学担下了购买班服的重任。九月十八日,天公作美、道路顺畅,贴心的校友会特意在校园里为我们留好了停车位,十三名同学如约而至。进入“云间第一楼”,迎接我们的不是俗气的红色欢迎横幅,更不是高大上的PPT投影欢迎词,而是高中时代最最熟悉的手绘黑板报。
数学王老师早早就在树人院门口静静地等候着我们。前几天与王老师通了电话,耄耋之年的王老师中气十足,清晰地记得我的点滴成长,让我情不自禁流下热泪。二十年后再见王老师,我激动地给了他一个迟到的熊抱。王老师还是那么可爱,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个十八岁的小女孩,口里不断地表扬我:“侬是额好小姑娘。”班主任李老师已经鬓发全白,脊背似乎更加前倾,但他善于交际的能力不减当年。物理蔡老师,记忆虽然有些模糊,但他那标志性的薄嘴唇,还是让我想起二十五年蔡老师流利阐述物理抛物线计算原理。英语季老师,只能用“岁月静好”这四个字形容。二十五年过去了,她的身材、她的容貌、她的笑容与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岁月在她身上没有留下任何印痕。工作繁忙的政治俞老师,当年的英俊青年已蜕变为成熟的校领导,但不变的是平易近人地对待他的每一位学生。
走上树人院二楼的台阶,长长的走廊映入眼帘。时光倒转到1988年历史会考前夕,好强的我为了有更安静的晚自习背诵历史复习材料,无意中发现树人院二楼有走廊灯,虽然昏暗,但足亦看书背诵。每晚我都会捧着历史复习资料,背靠墙壁站在走廊灯下,独自享受“私人定制”的晚自习教室。魔鬼记忆让我收获了历史会考97分的高分,一个一直让我引以自豪的年级高分。树人院的二楼开启了我高中三年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旅程。二十五年后,在这条不足三十米的走廊上,我静静地背靠墙壁,心中默念母校校训“百年树人、五育兼进、健全品格,张扬个性”,这也将是我终身的信念。
与十二位同学走在松江二中熟悉的校园道路上,走进高三(9)班教室,白墙木窗、黑板白灯,就连墙壁上日光灯的开关依旧是二十五前拨开式的,同学们很快找到自己的同桌和座位,老师们再次走进教室给我们授课。班主任李老师一声:“上课,起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齐刷刷起立鞠躬,异口同声道:“老师好。”二十五年前各位任课老师授课内容在大脑里基本已荡然无存,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师生再相聚,任课老师又给我们上了一次终身难忘的一课。
讲坛上,当李老师从公文包里拿出珍藏了二十八年,纸张已泛黄的学生信息登记表,聆听着李老师讲述自己二十五年前如何有效利用这张信息登记表,了解我们的家庭背景从而最快地熟悉每位同学时,讲坛下的我们,回敬李老师的只能是热烈的掌声。二十五年前,班主任李老师面对我们这些从不同的上海农场,相异的家庭背景,离开父母第一次独立生活学习的少男少女们,肩头既要承担起师长授业解惑的责任,更要扮演四十五名未成年人父母的角色,压力山大可想而知。李老师面对压力没有抱怨与埋怨,而是正视和面对。二十五后的我们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教育子女的压力无处不在,李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办法远比困难多,阳光的心态是压力最大的克星。
当数学王老师矫健地走上讲坛,迎接他的不是交头接耳,而是齐刷刷的注目礼。二十五前的数学课,好脾气的王老师每次面对我们这群叽叽喳喳闹心学生,总是静静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直到教室恢复平静,继续用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卖力地讲解三角函数公式。二十五年后,王老师再次站在讲坛上,面对我们这群已四十而立的学生,对我们的不懂事只字不提,却反复批评自己当时没有严格要求我们,相反还不断地感谢我们一直惦记着他。王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学生们的点滴好他都念念不忘。王老师于无声处的教育给了我们难忘的一课:身为父母,我们也时常为听话的孩子而烦心,打骂斥责于事无补,有时静静地陪伴,默默地离开,尊重孩子犯错,更会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
当物理蔡老师走上讲坛,同学们七嘴八舌叫嚷着让蔡老师再讲解一下抛物线原理。二十五年前,蔡老师为了提醒上课开小差的同学,经常用粉笔头投掷已示警告,并幽默地解释这次抛物线类型。二十五年后,同学们仍然清晰地记得上抛物线、平抛物线和下抛物,“蔡式幽默”尊重青春期不懂事的我们,更让我们知道幽默的力量。
中午聚餐结束,面对许多根本没有动筷的美食,英语季老师主动承担起了“光盘任务”。正当我们纳闷季老师怎么还在乎这点小菜时,季老师微笑地道出了原委:自家小区地下室住着一对外地来沪打工的清洁工,年幼的儿子不慎烫伤,不仅用去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且还要面对日后巨额的整型费,所以一家三口缩衣节食。善良的季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外出就餐都会为他们留一份美食。对生命的同情,季老师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善良是女人最好的美容保健品。
师生大团聚,每位同学的回忆、每位老师的笑容,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脑海里突然出现四个字:贵族精神。当今社会不缺屌丝,更是满大街的土豪,虽然他们开豪车、穿名牌、挽美女,但是骨子里却人让鄙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缺少贵族精神。那么什么是贵族精神呢?松江二中的三年高中学习生活,每位任课老师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用纯真、善良和尊重诠释着贵族精神。
纯真、善良和尊重,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医患矛盾让病人对医生举起了菜刀,不良商人为了蝇头小利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急功近利的的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马路上就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大打出手,电视法制节目里经常播放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生命……现在的人不缺衣少食,为什么人心会冷漠到如此地步,纯真、善良和尊重的缺失让贵族精神渐行渐远,更让某些人突破了最终的做人底线。
很幸运,在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高中时代,有幸成为了松江二中人,更幸运地遇到了学业和人生的师长,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了,只要你有纯真的行为、善良的心地和尊重他人的力量,首先你就无愧于人这个称号,那么渐渐地你从骨子里就透出了贵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