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地理中考时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惠州市第八中学董润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事材料命题的方式 2)掌握分析时事材料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析时事材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难点:如何在时事的背景下正确分析题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事材料命题的方式
2)掌握分析时事材料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析时事材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难点:如何在时事的背景下正确分析题目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平日并不太关注时事新闻,所以一旦题目中出现时事材料就可能会紧张,导致题目分析错误。因此,让学生了解时事材料命题的方式,明白时事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题目真正考的还是地理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材料当中获取跟题目有关的信息,帮助其完成题目,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学方法:例题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地理中考中,经常出现很多当年或最近几年的时事新闻,如去年的“一带一路”和“尼泊尔地震”。有同学问过我,如果不看新闻,那是不是就不会做这些题目了?那么你们认为呢?要不我们先来看看去年的一道中考题吧!
【例题1】2015年广东题
读图,完成12~13题.
12.今年4月,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 B.西藏 C.新疆 D.云南
13.关于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C.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 D.恒河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解答:第12题看起来跟尼泊尔地震有关,但事实上如果题目把关于地震的信息删掉,直接改成“我国与尼泊尔最接近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个?”也是可以的。可见,在考试中,时事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它对解题并没有决定性作用。而13题,尼泊尔则只是一个过渡,方便引出同是南亚国家的印度而已。而不管考的是省级行政区,还是印度,这些知识我是我们所熟识的。
【例题2】台湾高雄地震
【例题3】长征六号成果发射
1、长征六号发射期间,地球最接近图中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2.长征六号发射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太原地区的白昼逐渐变短 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现象C.长角三角洲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澳大利亚的气温会逐渐降低解答:我们会发现这道题用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前面考高雄地震用的是一样的,连考的内容都差不多。可见,时事作为背景材料,对我们解题其实影响并不大,即使换个时事材料一样可以考同样的题,我们最该关注的是题目本身。认真细读题目的内容,思考它真正想考的是哪个知识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例题4】里约奥运会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据此回答1-3题:1、有关巴西语言和艺术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通用西班牙语
B.巴西居民多信奉佛教
C.巴西的桑巴舞、狂欢节以及
足球运动透射着民族的活力与激情
D.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2.下列关于巴西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已成为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B.巴西的铁矿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C.巴西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D.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巴西的热带雨林还要大力开发
3.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而人口最多的国家
B. 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巴西的气候四季分明
D.人口分布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集中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解答:本题考的主要是巴西的内容,并不难。不过,特别留意题目提供的地图,地图上的信息通常都是有用的,如:本图出现的赤道和南回归线就证明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
【例题5】二孩政策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 )
A.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就业困难问题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交通压力增大问题
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预期的新生人口增长,其原因主要有( )
①生育观念转变②抚养成本上升③医疗卫生条件改进④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答:二孩政策是今年中考和高考的热点,估计出现的几率会非常大。
【例题6】一带一路
(2015年广东)读图,完成15~17题.
15.以下地区全部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是( )
A.东亚、东南亚、西亚、西部欧洲
B.东亚、南亚、西亚、东部欧洲
C.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
D.西亚、东南亚、东部非洲、西部欧洲
16.“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 )
A.多位于温带地区 B.多为发展中国家
C.多为黑色人种 D.多以平原为主
17.关于甲、乙、丙、丁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缓慢
B.乙是中东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C.丙是欧洲西部,经济发达
D.丁是俄罗斯,轻工业发达
解答:虽然说去年已经考过的题目再出现的可能性会比较小,但是“一带一路”是我国未来十年最重大的经济战略,所以今年再出现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例如:1、图中“一路一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
该区域城市旅游资源不包括( )。
A、巴黎埃菲尔铁塔 B、印度泰姬陵 C、威尼斯水城 D、英国伦敦塔桥2、陆上丝绸之路没有
经过的地区是( )
A、中亚 B、西亚 C、南亚 D、东亚3、海上丝绸之路没有经过的重要地点是(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中国南海[教学反思]
时事专题复习听起来难,其实就是基于所有地理知识的综合复习。时事的出现通常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材料,对我们解题并不会造成困扰,相反有时候还可以提供一点帮助。让学生了解时事材料命题的方式,并教会学生如何在材料当中获取跟题目有关的信息,完成题目,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最根本的目的。而上完这一节后,我发现我的主要目标大体上是完成了。但是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 学生的反应比较慢,虽然肖老师说这个班的学生基础在年级中算比较差的,但我认为我自己没有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也是原因之一。二、 因为对这个班的学生情况不了解,加上这是我第一次上时事专题的公开课,节奏把握并不是很流畅,一节课才讲了六个专题也是比较少的。三、 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主要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虽然也有让学生讨论的时间,但是并不多。而且我相信,即使是复习课,应该也是可以弄点学生活动出来的。只是我现在还没想到,希望多上几次,能在以后的尝试中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让无聊的复习课也能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