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三年级 > 语文 > 正文

乡愁知识点重点难点:诗歌的含义

时间:2016-09-07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学习目标】 1、思想目标:感悟文章所抒发的感情,赞美祖国,热爱祖国.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文的思想内容. 3、能力目标:学习诗中借助时空变化来层层推进情感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层层推

  【学习目标】
  1、思想目标:感悟文章所抒发的感情,赞美祖国,热爱祖国.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文的思想内容.
  3、能力目标:学习诗中借助时空变化来层层推进情感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层层推进情感的抒情方法,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节奏把这种意蕴表现出来。
  2、品味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初步感知乡愁(5分钟)
  (课前播放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为上课做准备。)
  1、导入:
  师:这首歌大家听过没有?
  生:有……(没有)
  师:这是台湾歌手罗大佑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在台湾开的现场演唱会上,罗大佑一曲荡气回肠的《乡愁四韵》,曾使现场观众热泪潸然。当然我们现在无法完全体会其中的深意,但对于那些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来说,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完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同的情结,成了其灵魂的家园。思乡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思乡的诗句,现在就来一起回顾一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师:领略完古代的思乡之情后,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现代诗歌《乡愁》,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2、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思想目标:感悟文章所抒发的感情,赞美祖国,热爱祖国.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文的思想内容.
  3)能力目标:学习诗中借助时空变化来层层推进情感的抒情方法.
  3、作者简介
  幻灯片展示余光中简介,教师简单介绍:余光中先生是现代诗人和诗评家,是一位生于大陆的游子。他生于大陆,在大陆生活了20余年,后来定居台湾。《乡愁》是著名的思乡诗歌。
  二、研习余光中《乡愁》诗(20分钟)
  1、检查预习
  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诗歌,教师做简单点评。
  2.听录音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投影指出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需要重读的字词。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后全班整体朗读。
  (2)合作研讨:(投影探究题目)
  ①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诗人在每一小节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意象,那么,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授课重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投出参考答案:
  ①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补充:意象是一种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情感)的东西.(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
  ②“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③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边讲边做板书)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求学,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母亲,只能与母亲书信往来,将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少恋母,长恋妻。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生者何死者,永远分开了!(四个意象象征着距离:邮票,船票—空间的距离;坟墓—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故乡,与祖国大陆隔开。前面我们提到,余光中是个在大陆生活了二十余年的游子。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使祖国大陆成为诗人的精神归宿,成了他灵魂的家园。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民族侨胞的家国之思,情感得到升华。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三.课堂小结。(5分钟)投影如下:
  1.主题的深刻性: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
  2.意象的独创性: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形式美:①结构美   寓变化与统一
  ②音乐美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反复吟咏  韵律优美  节奏感强
  四.当堂训练(8分钟)投出题目:
  比较余光中的《乡愁》(节选)与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思考:
  ①”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以上两首作品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物象上,乙曲则寄托在(    )、(      )等物象上。
  ②甲、乙两首作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并投出参考答案:
  ①坟墓、海峡    笛声、树
  ②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席慕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五、布置作业(2分钟)
  仿照题为《国魂》的新诗的第一节,分别以“长大后”和“而现在”为开头,续写第二节和第三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
  国  魂
  小时候
  国魂是项上的红领巾
  我在红旗下
  烈士在心头
  参考答案:(答案待下节课再给出参考)
  .长大后/国魂是冠军领奖台上运动员眼里的泪水/我在国歌声中/运动员在阳光下面而现在/国魂是青年志愿者跋涉的双脚/我在紧跟着/亿万人在行列中
  板书设计:
  时间        意象       愁绪            情感       个人的思乡之情
  (少年)小时候——  邮票——母子分离——     母子之情             |
  (成年)长大后——  船票——夫妻分离——     夫妻之爱             |  升华
  (中年)后来  ----  坟墓——母子死别——     丧母之哀             |
  (老年)现在 ——海峡——游子与祖国分离——  恋国之思      普遍的家国之思
标签:


相关内容

沁园春雪mp3在线朗读及下载
沁园春雪mp3在线朗读及下载

《沁园春雪》原文: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


枣儿ppt课件
枣儿ppt课件

《枣儿》是一篇初三语文课文,下文是教学《枣儿》时可以用到的ppt课件,供大家下载! 《枣儿》ppt课件预览 整体把握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 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


变脸(节选)ppt课件
变脸(节选)ppt课件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语文《变脸(节选)》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变脸(节选)》ppt课件预览: 变脸是中国戏剧界的神秘绝技,也是川剧的看家绝活,往往跟吐火、藏刀、耍牙等绝活并用;是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变脸共分吹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