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及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10-11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要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 一、教材分析及目标确定 这是一篇外国戏剧名著。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台词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特征,领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要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
一、教材分析及目标确定
这是一篇外国戏剧名著。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台词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特征,领会戏剧冲突的社会本质,欣赏剧情编排的艺术性。这也是大纲中对戏剧单元的教学提出的要求。根据这一点,我针对全文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文章内容
2、欣赏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重难点)
3、欣赏优美诗化的语言并把握主题
4、认识人性的丑和美
这些内容分三课时完成,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以夏洛克和鲍西娅的上场将课文分成了三部分。第二课时要讲的第二、三部分是本文的精华所在,只有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充分学习才能很好地体会本文的情节美和人物美,进而把握主题,所以这是掌握全文的关键。针对第二、三部分内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戏剧通过尖锐的冲突、曲折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的特点。(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和表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
德育目标:认识人性的丑和美
二、教学方法
教法:拟综合采用诵读法、表演法、讨论法。学生通过诵读和表演可以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处境和心情,更便于领会情节、理解人物。讨论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通过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通过诵读表演,深入感受情节和人物;通过研读、讨论,解决重难点。
具体实施和预期效果:预习主要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诵读法应用于第二部分,表演法应用于第三部分,研读讨论用以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步
步为营的做法,使学生学会欣赏戏剧冲突、戏剧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导入
第二步,学习第二部分
第一环节,分角色朗读
第二环节,根据刚才的阅读提出两个问题:
1、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分别怎样对待夏洛克?(B类)综合他们对待夏洛克的态度,看看有何特点。(C类)
2、根据三人对夏洛克的态度及夏本人的台词总结夏的人物形象。(B类)
第三环节,小结
第三步,学习第三部分
第一环节,通过表演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质疑(分组讨论 典型发言 师生点评 )
1找出文中表现鲍西娅对夏洛克的支持的句子(C类)
2、鲍西娅对夏洛克进行了那些规劝?(C类)结合后文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B类)
3、综合以上两个问题及最后的结局思考,鲍西娅采取的是什么方法?
4、夏洛克发觉上当后有怎样的表现 ?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C类)
第三环节,小结
第四步,回归整体,从整体上把握情节和人物形象
环节1:整体把握情节
思考题:应如何理解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关系?这样安排内容对表现鲍西娅有何作用? (此处进行板书,通过详尽的分析展现本文情节的跌宕多姿。)
环节2:引导同学根据文中的情节总结夏洛克和鲍西娅的人物形象。
环节3:进行德育渗透
(解说:对整篇课文的处理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
第五步,课堂练习
1、引起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
2、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课文中的矛盾(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的
目的: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话剧中的戏剧冲突
第六步,布置作业
1、思考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2、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3、思考本文的主题
4、将第三部分内容改写成一篇记叙文(A)
附:版书设计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且慢(高潮)
开头
(发展)夏洛克上场
(进一步发展)鲍西娅上场
设计意图:便于直观地对全文的情节进行解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