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三年级 > 语文 > 正文

陈涉世家教案

时间:2015-12-11 来源:未知 作者:liudongnv 点击:

核心提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初三语文《陈涉世家》教学也是如此,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 陈涉世家课文选自《史记》。那就要来看看下文《陈涉世家》的教案如何来写了,这决定教学的过程和质量。 《陈涉世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中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初三语文《陈涉世家》教学也是如此,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 陈涉世家课文选自《史记》。那就要来看看下文《陈涉世家》的教案如何来写了,这决定教学的过程和质量。

  《陈涉世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2.把握本文详略得当、对话生动、用词凝练的写法。

  3.感受陈胜前无古人振臂一呼的创举,感受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创意说明

  本文不以陈胜怎样组织发动农民起义为教学重点。本课的教授重点是:透过《陈涉世家》的教学去窥视《史记》一书的精妙,读懂司马迁的胸怀,把理解人物形象和了解《史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从同学们熟悉的《荆轲刺秦王》电影导入,播放电影中表现秦始皇残暴,老百姓痛苦的片断,教者趁势引导:“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大家想不想了解起义的具体情况呢?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并运用以下句子(陈胜的话),以“现代口语+课文关键词句”的方式复述课文,以达到感知全文的目的。

  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本文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详略得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详写了什么?略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确:有关起义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然而却能让人看出他对世道的不满,和对改变处境的向往,与“佣者”的随遇而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关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泼以浓墨。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在起义中所崭露出来的英雄色彩,令读者对这位英雄的音容举止产生深刻的印象。到了写作战过程时,则又写得相当概括,以免把人物形象淹没在大场面的活动中。由于作者能紧扣“起义”这个中心,详略得当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显得重点明确,有助于作品主题的揭示,更有助于陈涉形象的勾勒。

  三、 品读语言,感受形象

  鲁迅评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先说“史家之绝唱”

  “绝”,独一无二的意思。《史记》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在中国二十四史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以为功高盖世的帝王们同样有无耻、暴戾、虚假和懦弱的一面,虽然有着种种的过失和缺点并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楚霸王项羽不失为顶天立地的英雄;翻开历史,只在《史记》中,农民领袖的地位,才得以正面确认,而《史记》之后的这史那史,都将此命名为“匪、寇、盗、逆、贼、邪、妖、党”等,司马迁第一次给历史以真实可亲的面目,第一次给那些值得尊敬的灵魂们以尊严。《史记》不以成败论英雄,对农民起义肯定的观点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

  A.《史记》中有很多客观的叙述,但也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请同学们抓住叙写陈胜的语言,从作者的客观叙述中品味“不虚美”的特点。

  学情预估:(以下句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1.“苟富贵,无相忘。”

  此句揭开了他内心所蓄积着的造反愿望。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深得作者肯定。

  2.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是陈涉针对“佣者”那“若为佣者,何富贵也”的疑问所作的气势凌云的回答,发抒了自己远大理想和激情,同时对同伴们安于现状和对他的不理解深表惋惜。作者深情地讴歌了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青年雇农的形象。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明写陈涉,暗写司马迁的生死观:不甘受辱视死如归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中写得最为壮丽动人的,也就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歌德云:“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这种在生死关头的豪迈抉择深受司马迁的赞赏,在《史记》中司马迁把陈涉引为“世家”的缘由很多,但司马迁欣赏陈涉的生死观是相当重要的一条。

  4.“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深知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这表现他洞察时局的能力。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在这里,陈涉对秦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旧矛盾作了具体分析,找到了起义的策略根据,再次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用激昂慷慨的语言,去点燃在场者的反抗怒火,这句话石破天惊,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极大地地鼓舞了士卒们的斗志,更表现了他卓越的宣传才能。司马迁绝不赞美平庸、苟且、委琐的人生观由此可见一斑。

  B.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话,从作者的客观叙述中品味《史记》“不隐恶”的特点。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教师先简要分析:《陈涉世家》中写陈涉称王后,陈涉旧时伙伴见他所居宫殿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颐”是陈涉故乡的土语,是多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陈涉宫殿陈设的丰富;“沉沉”是形容宫殿广大深邃,又带有惊异的语气,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质朴性格。

  提问:陈王故人为什么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对此你有何感想?

  明确:陈胜为王后,任用亲信,妄杀故人,苛察臣属,使诸将士离心,这也是他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个片段充分表现《史记》“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体现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 再说“无韵之《离骚》”

  《离骚》,屈原的诗作。用“无韵之《离骚》”评价《史记》原因很多。或是因为它文学性、或是因为它的抒情性、或是因为它的浪漫性、或是因为它在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等等。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知道诗歌具有凝练、简约、形象的特点。同学们能否结合《陈涉世家》作一点分析?

  学情预估: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此句活灵活现地写了士卒敬仰陈涉的微妙神态。

  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挺”、夺”、“杀”、“佐”这几个富有动作层次的词,将在一瞬间里所发生的一场激烈搏斗,传神地写出来了。

  3.“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攻”、“收”、“下”,这些动词用得很活,写出了起义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的气势;写出了民心的归附;也出了秦王朝纸老虎的本质。

  ……

  老师小结:作者没有工笔细描,只抓住几个有表现力的词,就情味浓郁地在读者面前舒展了一幅幅反映某一事件全貌的画图,以少胜多,语言洁净如洗,具有“诗”的韵味。

  四、 名言赏析,语言积累

  经典的《史记》犹如苍穹里璀灿的星辰,照耀了历史的长夜;《史记》中的经典名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它对滋养民族性情,陶冶民族灵魂,重铸民族精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体悟、背诵这些名句。

  1.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本纪》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1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5.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

  16.彼可取而代也——项羽

  温馨提示:希望大瀚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这篇教案能以对你的教育教学能有所帮助,要知道教学设计怎么写,请在本站搜查。

标签: 初三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雪mp3在线朗读及下载
沁园春雪mp3在线朗读及下载

《沁园春雪》原文: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


枣儿ppt课件
枣儿ppt课件

《枣儿》是一篇初三语文课文,下文是教学《枣儿》时可以用到的ppt课件,供大家下载! 《枣儿》ppt课件预览 整体把握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 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


变脸(节选)ppt课件
变脸(节选)ppt课件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语文《变脸(节选)》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变脸(节选)》ppt课件预览: 变脸是中国戏剧界的神秘绝技,也是川剧的看家绝活,往往跟吐火、藏刀、耍牙等绝活并用;是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变脸共分吹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