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初中三年级 > 语文 > 正文

破阵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1-05 来源:未知 作者:liudongnv 点击:

核心提示:阅读初三语文词五首中的一首《破阵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下面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破阵子》阅读答案吧。 《破阵子》阅读习题及答案: 二、练习。 1、本诗作者为

  阅读初三语文词五首中的一首《破阵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下面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破阵子》阅读答案吧。

  《破阵子》阅读习题及答案:

  二、练习。

  1、本诗作者为 (朝代)诗人 ,号 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5、“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8、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9、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这首词中,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分别加以概括。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破阵子》作者 , 朝文学家。词牌名是

  (2)解释词义

  1、赋: 2、壮词: 3、吹角: 4、连营 5、八百里: 6、麾下: 7、炙: 8、八百里分麾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用。9、翻: 10、塞外声: 11、沙场: 12、作:像。。。。。。一样13、的卢: 14、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15、霹雳:特别响的雷声.16、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17、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2、 划分朗读节奏

  3、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译文: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在秋天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切乃至死后的英明。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本词表达的感情:

  4、欣赏词语和句子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四:练习巩固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诗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破阵子》阅读答案:

  :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4、可怜。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6、“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8、词人自称这首词为“壮词”,结句却用“可怜白发生”收尾,满含着一种悲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词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理想。然而由于朝廷统治者苟且偷安、昏庸腐朽,使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自己白发已生,年岁蹉跎,种种理想,尽成空梦,因而以“可怜白发生”收尾更增添了词的悲壮色彩。

  二、

  1、南宋 辛弃疾 稼轩 理想 现实

  2、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意思正确即可)

  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

  5、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6、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7、A

  8、C

  9、理想中(或梦境中):雄姿英发,驰骋沙场,忠恿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 现实中: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标签: 初三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雪mp3在线朗读及下载
沁园春雪mp3在线朗读及下载

《沁园春雪》原文: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


枣儿ppt课件
枣儿ppt课件

《枣儿》是一篇初三语文课文,下文是教学《枣儿》时可以用到的ppt课件,供大家下载! 《枣儿》ppt课件预览 整体把握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 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


变脸(节选)ppt课件
变脸(节选)ppt课件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语文《变脸(节选)》ppt课件,欢迎大家下载阅读! 《变脸(节选)》ppt课件预览: 变脸是中国戏剧界的神秘绝技,也是川剧的看家绝活,往往跟吐火、藏刀、耍牙等绝活并用;是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变脸共分吹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