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时间:2015-08-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教材整体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教材整体分析:
本节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使学生学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通过整合ⅶA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探究金属钾的性质,使学生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认识元素周期表,体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即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对化学1和初中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体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以第3周期元素和ⅦA、ⅠA族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了解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3、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4、了解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元素“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下探究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后作业】教材P27页第3题
【课后练习】
1、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 )
(A)硫酸比盐酸稳定 (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
2、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容易程度:X>Y>Z
3、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