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化学键》教学设计
时间:2015-08-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核心提示:完整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化学上册《化学键》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使学生能够区别离子键和共价键 教学内容 为什么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能形成二千多万种化合物,原子之
完整版人教版
高中二年级化学上册《化学键》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更多免费教学资料阅读请关注本站!
教学目标
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使学生能够区别离子键和共价键
教学内容
为什么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却能形成二千多万种化合物,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
一、化学键
(1)含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特点:①短程有效 ②强烈的相互作用
(3)分类: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离子键和共价键

三、化学反应的实质
(1)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①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离子键。
②原子的价电子间的共用——共价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
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①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 范德华力。
②特点
a.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b.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气态、液态、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但像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微粒之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③变化规律
一般说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熔、沸点:I2 > Br2 >Cl2 > F2。
(2)氢键
①定义: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②形成条件
除H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O、F、N 。
五、迷津指点
(1)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2)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OH- === H2O,2H++CO === CO2↑+H2O。
(3)由两种共价分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也不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如:NH3+HCl === NH4Cl。
(4)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NaCl熔化等都有化学键被破坏,但都属于物理变化。
5)用化学键强弱可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可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根据不同的物质类型,有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要克服化学键。如金刚石、晶体硅熔点高低要用化学键强弱来解释。而HF、HCl、HBr、HI中的化学键强弱只能解释其化学性质,它们的物质性质与H-X键无关。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化学键》上课课件,更多高中二年级上课课件请搜索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