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生物 > 正文

伴性遗传教案PPT

时间:2015-10-0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一、伴性遗传教案教材分析 本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

  一、伴性遗传教案——教材分析
 
  本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伴性遗传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特点,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习科学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且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学习态度。
 
  3.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及伴性遗传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更好的理解国家为何要禁止近亲结婚。
 
  三、伴性遗传教案——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判断。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四、伴性遗传教案——教法与学法
 
  教法: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五、伴性遗传教案——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在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解释摩尔根试验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有关伴性遗传的知识,因此,在开始进入本课题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说明了说明?(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色体上?(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
 
  3.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前面所学的其他性状的遗传有什么不同之处?(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在这基础上,教师可导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就叫做伴性遗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然后导出:通过研究红绿色盲来学习伴性遗传特点是本节课的主干线,为了了解人类红绿色盲,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有关测试红绿色盲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属于色盲患者,并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造成的危害,引出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
 
  教师讲述:在我国,男性患者的比例高达7%,而女性患者只有0.7%,为什么男性色盲的发病率远大于女性呢?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新课。
 
  新课学习
 
  1.简单地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呈现的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通过挖掘这段文字的内涵,可以引导学生从兴奋的激情状态回归到理性思考状态,为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做准备。
 
  2.利用遗传学图谱,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
 
  教师在大屏幕展示教材的色盲家系图,介绍家系图中相关数字和符号的含义,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问题如下:
 
  (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答案:男性。与性别有关。)
 
  (2)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
 
  (答案:3号和5号。)
 
  (3)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答案:没有。因为Ⅰ代1号传给Ⅱ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
 
  (4)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教师可在大屏幕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引导学生分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别。说明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
 
  (5)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
 
  (答案:因为Ⅱ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
 
  教师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表格,供学生填表(表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学生填写):
 
  表: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bXb  XBY Xb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
 
  (6)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答案: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3.完成遗传图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师根据表中的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让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教师展示教科书中图2-12,边讲解边引导学生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并继续展示教科书图2-13。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并讲解这两个图解时,要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图2-13是图2-12的延续,即图2-12中子代的女性携带者与另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就构成了图2-13。
 
  把这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他的女儿,再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了他的外孙,这就是交叉遗传
 
  关于图2-14和图2-15,教师可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填图分析,并引导学生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4.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总结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简记为:父传女,母传子)
 
  特别提醒:虽然色盲父亲把色盲基因传给女儿,但是女儿不一定患色盲。
 
  (3)、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一定都色盲。
 
  (简记为:女患,父子患)
 
  (4)、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正常。
 
  (简记为:男正、母女正)
 
  (5)、近亲结婚发病率高。
 
  六、伴性遗传教案——布置作业
 
  (1)调查身边的人有没有红绿色盲,若有并分析他们有什么遗传的特点
 
  (2)查资料,哪些疾病是伴病遗传,并且写一篇小论文的形式,伴行遗传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
 
  七、伴性遗传教案——板书
 
  1.伴性遗传的概念: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就叫做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点击下载完整版伴性遗传教案PPT课件
伴性遗传教案PPT

标签: 高一生物


相关内容

高一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练习题
高一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练习题

高一生物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练习题是大瀚教育小编根据此节知识点整理的一些测试题,练习题都有对应的答案,完整版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下载查看。 高一生物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选择题 1.细胞内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下图中结构①的叙述……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设计

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程分析: 本节包括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实例、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的内容通过两个活动来完成。在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实例中,主要通过资料分析是学生认识基因与DNA的关系。在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部分,……


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
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

《DNA分子的结构》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和进化》第三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分子的结构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象征。它不仅使我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