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说课稿
       时间:2015-10-0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一、伴性遗传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中图版生物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两个方面的知识。伴性遗传实质上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
      
      
	 
	  
	  一、伴性遗传——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中图版生物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两个方面的知识。伴性遗传实质上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其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差异决定的。
	 
	  (2)以人的红绿色盲为实例,了解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特殊遗传现象。
	 
	  能力性目标:通过红绿色盲患者与正常色觉间的婚配后代色觉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1)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认同有关近亲婚配的危害。
	 
	  (2)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的规律
	 
	  二、伴性遗传——说教法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培养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三、伴性遗传——说学法
	 
	  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
	 
	  四、伴性遗传——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人分男女,物分雌雄,真核生物间普遍存在性别差异,那性别是怎样决定的?“十只黄猫九只雄”,这种遗传现象该如何解释?
	 
	  (二)性别决定
	 
	  展示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的XY型性别决定的内容,进而引出其他性别决定方式。
	 
	  (三)伴性遗传
	 
	  1.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红绿色盲
	 
	  (1)倾听故事 引入新课题
	 
	  l故事呈现:首先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阅读,引发学生对色盲症的关注。
	 
	  l引导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启示?
	 
	  (2)引导探究 激发兴趣
	 
	  l简要介绍红绿色盲对人类的危害。
	 
	  l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认,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
	 
	  l引导讨论,推出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填入表格。
	
	  
 
	 
	  (3)探究活动,总结规律
	 
	  l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内容,分析其中的人类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思考回答分析讨论部分的内容,并尝试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产规律和特点
	 
	  (4)教师总结讲解:
	 
	  色盲的遗传特点:
	 
	  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
	 
	  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女性只有Xb Xb才表现色盲,XB Xb 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色盲多。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利用“遗传图解”结合“问题链”继续探讨,拓展到抗维生素D即X 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X显)的特点:女多于男;男病女儿必病,女正儿必正等。
	 
	  3.伴Y染色体遗传:
	 
	  展示外耳道多毛症的患者图片,简介该病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该病的遗传特征:
	 
	  ⑴患者全为男性;
	 
	  ⑵遗传规律是父传子,子传孙。(全男)
	 
	  (四)总结规律,引出概念
	 
	  (1)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依据和方法:
	 
	  ①首先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②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的上遗传病;如果是性染色体上的,还要判断是X性染色体还是Y性染色体遗传病。
	 
	  ③不能确定判断类型的,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
	 
	  (2)伴性遗传概念: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标签: 
高一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