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及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6-08-25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和学情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2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和学情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2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2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1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3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理解诗歌内容并熟读成诵。
  b.掌握诗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a.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采用
  “悬想法”婉曲的传情达意之妙。
  b.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并理解纯朴真挚的思亲之情、夫妻同心离居的忧伤。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通过意象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采用“悬想法”婉曲的传情达意之妙 。
  【依据】意象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四、说教法、学法 
  1.美读教学法:自读、范读、齐读,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2.探究意象法:通过探究意象,理解诗歌内容。
  3.体验式教学法: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五、说教学过程 
  (一)“芙蓉出水”,导入课文
  通过提问“ 同学们知道荷花的别名有哪些?” 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导入课文,并介绍诗歌写作背景及相关常识。
  【依据】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卢姆)
  “诵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
  (二)“初览众山”,整体感知
  运用美读教学法,通过自读、范读和齐读,使学生对诗歌节奏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依据】
  《新课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
  (三)“跋山涉水”,深入赏析
  A.自主思考: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b.“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a. 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b.你认为从“涉江采芙蓉”到“所思在远道”,是触景生情还是托物抒情?为什么?
  c. 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d.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四)“拨云见日”,课堂小结
  对诗歌的“悬想法”这一表现手法进行总结,并对诗歌意境高洁、余味悠长的艺术特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六、说拓展训练
  运用悬想法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一个人的思念,题目不限。
  【依据】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朱敬本)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毛泽东)
    
标签:


相关内容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大瀚教育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分享给大家,之前小编将这篇课文的ppt复习课件、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了,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看一下小编分享的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题目光是听着都能让人触动。因……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之前小编分享了关于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现在这篇是小编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样可以学的更加明白。 图为《赤壁赋》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