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囚绿记知识点

时间:2015-09-2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囚绿记》作者介绍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

  《囚绿记》作者介绍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囚绿记》写作背景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当时的丑恶现实,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象征意义。
 
  《囚绿记》中心思想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文章以一枝常春藤为线索,牵引无限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赞歌,并由衷的赞美了“常春藤”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囚绿记》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的综合使用。
 
  象征所要引发的是一种“关系”的联想。这种关系可以是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制定出来的。象征的两端是实和虚,实指的是现实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虚指的是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哲理,二者结合的技巧直接关系到象征手法运用的好坏成败。象征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写一个句子。象征的初始一般是巾相似联。
标签: 高一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大瀚教育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分享给大家,之前小编将这篇课文的ppt复习课件、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了,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看一下小编分享的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题目光是听着都能让人触动。因……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之前小编分享了关于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现在这篇是小编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样可以学的更加明白。 图为《赤壁赋》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