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后练习答案及习题
       时间:2015-09-2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离骚写作手法都有什么特点?离骚写作特点分析? 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
      
      
	 
	  
	  一、生词解析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      通“赐”
	 
	  来吾道夫先路      通“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   通“证”
	 
	  2、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动:取名
	 
	  字余曰灵均         名→动:取字
	 
	  纫秋兰以为佩      动→名:佩饰
	 
	  朝搴阰之木兰兮   名→状语:在早晨
	 
	  夕揽洲之宿莽      名→状语:在黄昏
	 
	  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名:秽政
	 
	  3、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纫秋兰以(之)为佩         省略句
	 
	  (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   省略句
	
	  
二、课文解析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长地叹息,掩泪哭泣啊,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苦。
	
		 
	
		  分析:  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定下抒情基调。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并约束自己啊,可早上刚进谏而晚上就遭贬黜。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分析:写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原因竟是自己太注意修心养性。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心地善良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不会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许多侍女嫉妒我秀美的娥眉啊,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适合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
		
			 
		
			  分析:写群小对自己的诬陷以及周围风气的败坏。
			 
	 
	
		  分析:面对君主贤愚不分、忠奸不辨别,自己和群臣矛盾尖锐,诗人坚定决心,抗争到底。
		
		  三、重点词语积累
		
		
			  ①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
		
			 
		
			  ②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
		
			 
		
			  ③浩荡:荒唐。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谣诼:造谣,诽谤。
		
			 
		
			  ④固:本来。错:通“措”,措施。以为:以之为,把……当作。度:法度,准则。
		
			 
		
			  ⑤忳(tún):忧闷。郁邑:通“郁邑”,忧愁苦闷。侘傺(chàchì):失意的样子。溘(kè):突然、忽然。
		
			 
		
			  ⑥群:合群。圜:通“圆”。周:合。孰:何。
		
			 
		
			  ⑦尤:罪过。攘:忍受。诟(gòu):耻辱。伏:守、保持。
	
标签: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