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时间:2015-10-09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 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涉江采芙蓉【教学方法】
 
  导读法
 
  涉江采芙蓉【教学用具】
 
  多媒体
 
  涉江采芙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 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黯然销魂作铺垫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对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
 
  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2、白描手法
 
  3、对写手法
 
  (四)速背训练(教师指导方法,学生自由背诵几分钟,教师抽查)
 
  《涉江采芙蓉》
 
  涉江             ,兰泽            。采之            ?所思             。
 
  还顾             ,长路            。同心            ,忧伤             。
 
  涉江采芙蓉【拓展延伸】
 
  课堂练笔:扩写诗句
 
  请同学们选取《涉江采芙蓉》中自己最喜欢的两句诗歌,扩写成一幅100字左右的语段
 
  要求:(1)可加小标题,要突出心理描写。(2)先阐明诗意,再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3)要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特点。(4)要体现自己对诗句的个性化解读。
 
  示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扩写。
 
  夏秋之交,故乡江南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身处异地的我,设想我的爱人在风和日丽中,正荡着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加入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大乐事呀!采莲之际,她们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回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挚意。在湖岸泽畔,还生长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被采莲的女子们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简直令人心醉!倾耳细听,我仿佛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她们阵阵银铃般的欢笑声!
 
  涉江采芙蓉【课后作业】
 
  1、对比阅读: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①奇树:美树。②华:同“花”。 ③滋:繁盛。④荣:即上句的华。⑤贵:一作“贡”,献的意思。
 
  思考:诗歌主要通过什么意象来抒情的?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涉江采芙蓉》是否有相同之处?

 
 
  【板书设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一、作者与背景
 
  1、作者:汉代无名作家
 
  2、《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3、作品的主要风格:用浅近凝练,自然和谐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二、思想内容赏析
 
  1、全篇的抒情线索:“思”。
 
  2、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表现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3、诗句的扩写。
 
  三、艺术特色分析
 
  1、借景抒情     2、白描手法   3、对写的手法
标签: 高一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大瀚教育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分享给大家,之前小编将这篇课文的ppt复习课件、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了,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看一下小编分享的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题目光是听着都能让人触动。因……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之前小编分享了关于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现在这篇是小编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样可以学的更加明白。 图为《赤壁赋》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