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15-11-17 来源:未知 作者:liudongnv 点击:

核心提示:材料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材料二:在湖南

  材料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社会和人生问题,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自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学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朋友。

  材料三: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经常与同窗好友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

  材料四: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高一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沁园春长沙》是高一语文上册中的一篇阅读,上篇讲的是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希望对于同学们学习《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有所帮助,小编整理了关于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方案,供同学们参考。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

  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净无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

  学生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2、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

  比较并评价。

  3、学生自读课文

  (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分别有何直观感受?

  (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

  (3)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词,并体会它的作用。

  (4)提出一个自读时碰到的难题。

  4、分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明确: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 (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忆)

  三、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

  1、赏析前三句

  (1)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通畅的说一说?

  “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2)介绍背景,重温历史

  (3)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明确:《江雪》是柳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意境相似,但作者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1)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学生代表朗读看到的内容

  明确:(万)山 ———— 红(遍)

  (层)林 ————(尽)染

  (漫)江 ———— 碧(透) 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 ————(争)流 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 ———— 击长空

  鱼 ———— 翔浅底

  (2)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 (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 (俯察)

  (3)想象、讨论此时正在饱览大好秋景的作者的神情、动作。同学表演。

  提示:作者的“手”该怎样?倒背好,还是叉腰好?视角的转动快好还是慢好?

  评价,再表演。

  (4)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划出动词,他们用的好吗?为什么?

  染、击、翔

  (5)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确:二者都着力写枫叶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但是,《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而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式蓬勃发展。

  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凄惨,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什么如此灿烂多彩,充满生机?

  提示:毛泽东的身份、地位、抱负

  (6)想象能力训练

  雨果: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

  引导学生完整的想象看到的景色。(形态,颜色,动画,特写)

  交流想象,帮助背诵。

  3、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

  “怅”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丽,而现实社会却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俯仰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提示: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

  小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就是通过这样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伟大的抱负。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标签: 高一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大瀚教育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分享给大家,之前小编将这篇课文的ppt复习课件、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了,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看一下小编分享的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题目光是听着都能让人触动。因……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之前小编分享了关于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现在这篇是小编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样可以学的更加明白。 图为《赤壁赋》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