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时间:2015-11-20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次
核心提示:小狗包弟这篇文章写的是巴金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而写出了文革时候惨无人道的现实。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文革时期的一些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将从一个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失去生命作为切入点是一篇更加生动的文章。以下就是小
小狗包弟这篇文章写的是巴金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而写出了文革时候惨无人道的现实。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文革时期的一些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将从一个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失去生命作为切入点是一篇更加生动的文章。以下就是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全文,同学们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来更好的学习此篇文章。
作者与包弟之间的故事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文章却还在继续。包弟被送到了解剖台,作者对包弟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自读课文,完成一下内容:
1 作者的情感怎么变的? 轻松 沉重 自责
2 作者为什么感到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
3 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调,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4 作者是怎样歉疚的?找出原文。
明确:“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还请了心灵上的欠债。”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2 时间就像橡皮擦,擦去我们的记忆。那么时间有没有抚平作者心里的创伤,冲淡作者的歉疚呢?
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三段,同时思考:作者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的景况,目的何在?
明确:时光流逝,虽然已是物是人非,但是作者心中的自责和歉疚不但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反而更加强烈了。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推荐阅读:
小狗包弟教案
二、小狗包弟讨论探究
1 对于作者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怎么理解?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
2 巴金曾说过:文学的作用就是扫除心灵的垃圾,让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那么巴金笔下的故事,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明确: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 (20世纪中国的良心)
3 包弟的悲剧是文革造成的。作者既然要写文革,为何只写一只小狗?
明确: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人狗同命,狗犹如此,人何以堪?!表现了作者的一段心灵历程。
写法:以小见大,文革期间连一条小狗都不能幸免于难的事实,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以及文革的灾难
4 文章开头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小狗的悲剧也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结合全文内容,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思路章法: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三、小狗包弟板书设计

标签: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