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时间:2015-11-20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以下为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包括了通讯的特点、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揣摩等等,本文通过这几个知识点来学习。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初中已经学过了《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新闻)板书 那么下面先让我

  以下为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包括了通讯的特点、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揣摩等等,本文通过这几个知识点来学习。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初中已经学过了《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
  (新闻)板书
  那么下面先让我们来稍微复习一下原有的新闻的知识点。有没有同学愿意谈谈你理解的新闻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文体意义上看,新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那么新闻又有哪些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指内容真实客观,不能虚构或夸张。
  时效性,指报道过程要尽量迅速及时。
  新颖性,主要指内容时态的新,也指内容的重要性,新颖程度。
  好,我们说做事要有目的性,老师为什么要复习新闻的知识呢?当然是因为我们要开始新一单元的学习了,大家把书翻到38页,这一单元我们将要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这一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那么这篇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新闻中的通讯。
 
  二、通讯的特点
  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大家通讯有哪些特点呢?
  明确:通讯属于新闻的一个类型,肯定兼具一般新闻的特点,也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但是除了这些特征呢,通讯还有文学性的特征,也就是在语言表达上生动形象,就如同一般的记叙文。
 
  三、整体感知
  好,上周呢老师有布置大家去预习,找出文中的时间点和对应的新闻事实,那预习到底怎样呢?我们来验收一下。
  明确: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①6月30日晚12点59分: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②7月1日0时01分:五星红旗升起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很好,那么作者这样把时间写得那么精确,体现了通讯的什么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
  这篇通讯是写于,香港回归的当天。体现了什么特点?
  明确:时效性。
  虽然香港回归已经十几年了,但在当时这个事件是新颖的,重大的,体现了,新颖性。
  推荐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知识点
 
  四、探究揣摩
  这篇通讯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既然拿了这么大的奖,说明它一定是写得非常出色的,那它到底出色在哪里,我们就带这个问题,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一)品味语言表现力
  1、细节描写
  我们一起来看“4时30分,面色凝重的……”“面色凝重”,大家有没有觉得在一篇通讯新闻里面出现这么一个词有一点点“怪”?
  明确:这是作者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仿佛能看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通讯的文学性。通讯除具有新闻性外,还具有文学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时间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类似的表达还有很多,大家看第6段,“此时,雨越下越大”,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写到了“雨”
  明确:2段,在蒙蒙细雨中
  我们先来看看把这些删掉后,有没有影响到这篇通讯的完整性?(没有),既然没有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还要多次写到,这“雨”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功用”在里面?(学生思考)
  明确:这两处写“雨”时位置都出现在描写英方的时候。在中国的意象群中,“雨”一般是“悲凉”的代名词,此处写雨的目的则是为了衬托英方在越来越临近交接仪式到来时内心越来越复杂的这样一个心情,起到渲染环境的作用。
  这些都是对细节的描写,体现了通讯和一般新闻的不同。文中还有很多地方有类似的表达,大家课后要去细细品味。
  2、含蓄的情感表达
  接着来看0时40分,“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为什么要特别点明它是将要退役的?
  【一是说明事实,不列颠尼亚号要退役了,而是象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这种用法同样用在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上。
  ①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③题目是个倒装句,“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将不再复返。
  这样就把强烈的情感隐藏于含蓄的语言里,虽然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平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
  (二)历史背景与新闻事实的有机融合——对比
  看完了标题,我们来看一下结尾“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从海上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过去,历史背景),从海上去又写的是什么时候(现在,新闻事实),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什么(对比),好那么这种对比还出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明确:第4/7段
  大家看第四段先介绍港都府的过去,接着写它将成为历史的陈迹的现实。第七段先写156年前的升旗,接着写现在的降旗。两段都形成前后的对比,而且前面都是写过去,即历史背景,后面都写现在,即新闻事实。两者形成对比。
  如果我们把这些背景材料删去会影响整篇通讯的意思吗不会,但是删去后我们会感觉缺了些什么,那么这样把历史背景与新闻事实有机融合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简短出现的历史背景,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在对比中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比的运用反复的提醒我们去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更突出表现出了今非昔比,侧面写出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国力的上升。把历史背景与新闻事实有机融合,增加作品的厚重感。这是这篇通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三)独特的英方视角(机动)
  当年香港回归,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为什么这篇通讯可以脱颖而出,与这篇通讯所选取的独特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
  那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篇通讯是从那个角度来写的呢,是中方还是英方。
  明确:英方
  本文没有写交接仪式多么庄严,回归的人群多么激动,而是选择英方撤离的角度,着重描写了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船离港的经过。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本文以英方的角度来作为描述的重点,更能够凸显对比的作用,显示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独特的新闻视角可以更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深思,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带我们重温了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同时作者运用的独特的写作手法,特别是用历史背景穿插在新闻事实中的手法,增强烈文章的厚重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写作中要注意运用。
  另外,对于一篇通讯,我们要从它的特点入手,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文学性来把握文章,希望通过这篇通讯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自学通讯。
 
  六、课外作业
  完成《名师一号》109页能力提升的练习,自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预习《包身工》。
标签: 高一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大瀚教育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分享给大家,之前小编将这篇课文的ppt复习课件、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了,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看一下小编分享的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题目光是听着都能让人触动。因……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之前小编分享了关于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现在这篇是小编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样可以学的更加明白。 图为《赤壁赋》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