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囚绿记》是由中国作家陆蠡所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写于1940年。本文主要表达作者无法囚绿,恰恰说明了绿的顽强和倔强,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下就是囚绿记阅读及答案,同学们可以通过练习来学习这篇《囚绿记》。 一、选择题 1.
《囚绿记》是由中国作家陆蠡所写的一篇散文,本文写于1940年。本文主要表达作者无法囚绿,恰恰说明了绿的顽强和倔强,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下就是囚绿记阅读及答案,同学们可以通过练习来学习这篇《囚绿记》。
一、选择题
1.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瞥见(piē) 涸辙(ɡù) 炎热(yán) 公寓(yù)
B.纤细(qiān) 嫩芽(nèn) 婆娑(pó) 蕈菌(xùn)
C.幽囚(qiú) 固执(zhì) 葱茏(lǒnɡ) 猗郁(yī)
D.娇弱(jiāo) 触动(zhù) 攀缘(pān) 烽烟(fē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墙壁 嵌着 瞥见 视同至宝
B.心焦 爽直 安慰 争不暇择
C.留恋 浆液 剪除 揠苗助长
D.猗郁 婆娑 悬垂 了接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3)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D.再三 稍微 往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少沙尘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株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D.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体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主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二、阅读理解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得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湿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地,脱不了鹅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
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7、文中加点的动词,用得非常准确,其作用是:
8.按文中画线短语的意思,写出一个四字短语来,最好的应是:
9、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瀑布在襟袖之间",伸手可及已无必要记挂心间了。
B.眼前的瀑布已成了"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了。
C.此时眼前"满是奇异的绿",心为绿所"醉"。
D.此时的"我"就"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所以心中就不存在瀑布了。
10文中有"满是奇异的绿呀"之说,这"奇异"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
11解说下列喻体及其作用。1)裙幅:
(2)鸡蛋清:
(3)碧玉:

标签: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