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高中一年级 > 语文 > 正文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时间:2015-11-25 来源:未知 作者:实习编辑 点击:

核心提示:《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同学们可以通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中的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点、课后练习等等来学习这课课文,下面小编将完整版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分享给大家。 一、把握情节 1.听名家范读,进入氛围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同学们可以通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中的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点、课后练习等等来学习这课课文,下面小编将完整版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分享给大家。

  一、把握情节
  1.听名家范读,进入氛围
  2.由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时间、人物、事件、结局)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3.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发展线索:全诗是按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的。
  4.明确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依据: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
  2.两类人:受迫害者;迫害者——
  刘兰芝:富有教养、聪慧美丽、勤劳善良、柔顺刚强、从容持重;
  焦仲卿:守礼尽孝;幻想→绝望,软弱→坚强
  ——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充满抗争精神。
  焦母:专横无理;
  刘兄:见利忘义、趋炎附势
  ——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封建礼教的化身。
  3.刘、焦两人的性格差异
  ①对未来的预想
  刘:对命运、前途有清醒认识,有准确的预见力。
  焦:等待、幻想。
  ②别后重逢时
  焦:讥讽、责难,且无所作为
  刘:通情达理
  ③殉情场面
  刘:义无反顾、干净果决
  焦:迟疑徘徊、拖泥带水
  ——刘:始终清醒、坚强;焦:期待、幻想且没做一件事。
  4.刘兰芝为什么不容于焦母?焦母心目中的媳妇是何种形象?
  人格尊严维护权威
 
  三、艺术特点
  1.人物语言个性化
  同中有异:刘与焦;焦母与刘兄
  2.富有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①序曲的象征性
  依恋情调和凄楚气氛,与刘焦生离死别的神质想吻合,具有提摄全篇的作用。
  ②尾声的理想化色彩
  加强震撼力量,表达劳动人民美好愿望。
  ③铺陈的酣畅淋漓
  A.两次罗列刘兰芝的成长过程
  a.纵向铺陈,能让人感受到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养,才艺、品德随年岁而逐增。
  b.印证“自诉”的真实性,强化其良好修养;对焦母的蛮横无理给予批判。
  B.遣归前的精心打扮
  横向铺陈,突出其外表的美丽,表现她虽受屈辱、遭遇不幸却镇定自若、不甘示弱的倔强性格;同时,也是对扼杀“精妙世无双”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有力谴责。
  C.太守府的迎娶场面
  既显示了兰芝高贵身价,又表现了兰芝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的高贵品质;同时,又与“生人作死别”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加浓了故事的悲剧气氛。
 
  四、总结全文
  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课后背诵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点击阅读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文原文
 
  六、思考题
  《静女》和《氓》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参考:“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静女》和《氓》中分别叙述了两类爱情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静女》中的“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还是《氓》中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看样子都是“自由恋爱”了。《诗经》的时代,男女的恋爱比后来的封建社会要来的相对自由,但毕竟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在理念上有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又不同的恋爱观。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关系到对《氓》中那个男子(士)的形象的理解:
  ⑴“士”之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由此可见一斑。
  ⑵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⑶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
  ⑷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年老色衰,引起“士”的变心。
  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第⑴⑵中较为准确深刻。《静女》中的“士”可推测为田者,《氓》中的“士”可推测为商人,这就为思维提供了根据。
 
  七、上课板书
  个性化语言
  刘兰芝:“请归”:不甘受虐,洞察世情,柔顺刚强
  焦仲卿:“求情”:爱情坚贞,心存幻想,委曲求全
  “别母”:伤心绝望,痛切哀怨,以死抗争
  焦 母:“逼遣”:恶语训斥,专断蛮横,霸气十足
  “阻死”:软语诱哄,声泪俱下,苦苦哀求
  刘 兄:“逼嫁”:贪财慕势,自私冷酷,市侩嘴脸
标签: 高一语文


相关内容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朗读mp3点击试听下载

《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

大瀚教育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作文分享给大家,之前小编将这篇课文的ppt复习课件、读后感、教案、教学设计分享给大家了,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看一下小编分享的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题目光是听着都能让人触动。因……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之前小编分享了关于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现在这篇是小编整理的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这样可以学的更加明白。 图为《赤壁赋》作者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