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设计包括联系背景,迁移导入、听读全文,间接感知、自读全文,直接体验、细读课文,局部强化等等步骤,同学们可以根据此教学设计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以下是赤壁赋教学设计完整版。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
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设计包括联系背景,迁移导入、听读全文,间接感知、自读全文,直接体验、细读课文,局部强化等等步骤,同学们可以根据此教学设计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以下是赤壁赋教学设计完整版。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及前后
《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推荐阅读:
赤壁赋说课稿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②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板书
投影:
《诗经 陈风 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标签: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