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年级语文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高一语文 高二语文 高三语文
数学: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八年级数学 九年级数学 高一数学 高二数学 高三数学
英语: 一年级英语 二年级英语 三年级英语 四年级英语 五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 七年级英语 八年级英语 九年级英语 高一英语 高二英语 高三英语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致橡树》教案

时间:2016-09-1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朦胧诗的特点,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 2、情感目标: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使学生懂得自尊自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独立思考、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朦胧诗的特点,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

2、情感目标: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使学生懂得自尊自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独立思考、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诗歌主题,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2、把握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难点:怎样把握诗中意向的象征意义,怎样理解含蓄朦胧的意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教授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课前预习: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把握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2、找出本诗的生字词,预习并掌握。

教学过程:

一、幻灯片出示作者介绍及作品地位:

首先,幻灯片播放作者简介以及作品地位。

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77年3月,是文革后最早的爱情诗。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舒婷宣扬的且被人接受的对旧伦理、旧观点、旧婚姻的彻底否定也的确激励过整整一代人。但是舒婷的价值恐怕不仅在于适时发表了一篇战斗檄文。其深刻意义被前者所深深遮蔽。今天,剔除岁月的尘埃,重新审视解读《致橡树》,我们不能不说舒婷的价值更在于对旧伦理、旧观念、旧道德以及这种既定传统在那个特定的荒唐时代的新的表现方式的深刻洞察和表现在这种深刻洞察中的一往无前的否定勇气。

二、以“爱情”为话题导入本课,

莎士比亚说:“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坛的道路”。

莫里哀说:“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

肖伯纳说:“初恋就是一点点的笨拙外加许许多多的好奇。”

柏拉图说:“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对爱情的见解。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爱情观的认识,使学生深刻的理解感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感情的能力。

答:有人说:是相互吸引,是肯为对方做任何事。 有人说:是见到他就很开心,有心跳的感觉。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以“爱情”这个话题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舒婷《致橡树》,并且设置疑问: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让我们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引出本课。导入新课内容。

三、通读全文,感知意境。

1、播放示范情境朗读视频。

2、讲解生字词读音及释义。

攀援   凌霄   慰藉   戟   霹雳   雾霭   流岚   虹霓   身躯

    3、学生进行齐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拍)

    4、点评。(初步朗诵感知,创设诗、音、画的情境使学生很快融入进诗歌的意境,指出学生的不足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再读、深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升华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爱情诗,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更能使人励志、感悟。

四、运用设疑法来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一)学生迅速浏览诗歌,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大意。

教师明确:全诗分为两层。

    (1)第一层是由“我如果爱你”到“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借用一系列的自然物进行象征对比,对攀附和单方面贡献这两种以一方的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做出了深刻的否定。诗人从现代女性的觉悟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爱情观的摒弃,不愿意成为男性的附庸。

    (2)第二层是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枝木棉”到“也爱你坚强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第二部分正面抒写了理想的爱情观,强调这种爱必须有独立的、与对方同等的人格,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交流,能够终身相依,同甘共苦。显示了诗人对新兴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向往。

 (二)集体研读本诗。设疑回答。

1、朗读诗歌的第一层并思考:本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向来表达情感?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教师明确:诗人用“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达情感。这些意象都依附橡树而无偿付出自己。表现了他们和橡树的不平等。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旧观念、旧理论的强烈反对。

2、朗读诗歌第二层并思考: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教师明确: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了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用几句对偶: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一种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爱情。

3、诗歌前后两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明确:第一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刚请激昂强烈。第二层诗人的感情抒发是平缓的,相比第一层而言落了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的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梦想。

4、集体讨论研究,诗人否定怎样的爱情观?肯定怎样的爱情观?

    教师明确:(1)诗人批驳种种世俗的爱情观,在诗人看来,爱情不是单向一方攀附,也不是单方面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远远不够。(2)诗人追求高尚、进步的爱情观,必须在相知相依相恋,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各自实现自我价值。

五、从艺术特点上来深入理解文章

归纳文中所用的表现手法,修辞和语言特点(扩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教师明确:

 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本文运用的比喻有很多,意象并不单一,而是多层次的。(如: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险峰,日光,春雨,铜铁枝干等。)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朦胧,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的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感情,一方面使哲理性很强的思想在亲切的形象中诗化,另一方面,使作品的主旨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从橡树和木棉的意象构成,同样可以引出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理想。

4、语言特点上,诗歌大量的采用了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

六、归纳全诗,领悟诗人托物言志的感情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恳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的情侣象征。因此,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是倾诉自己热烈的感情,而是要表达一种对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托物言志的意味。

七、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舒婷的《致橡树》,理解了她的爱情观,并且也明白了,爱并不是狭隘的爱对方伟岸的身躯、容貌和才华,还要爱他的理想,他追求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同时,在初步了解以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后,对朦胧诗的特点也有一定的掌握,有助于对同类诗歌的分析鉴赏。

同样,诗人的爱情观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女性如何自尊、自爱、自强仍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伟大纯粹的爱情,一直是人们的共同愿景。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附:板书设计:

                                                   

      致橡树

              —舒婷

凌霄花                  —— 实用爱情
痴情鸟                  —— 爱情至上    —— 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奉献者


橡树 —— 铜枝铁干,刀、剑、戟 (阳刚之气) — 平等独立              
木棉 —— 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 同甘共苦

标签:


相关内容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专业考试安排确定

对口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满分750分。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均为120分,与高考同期进行。 对口专业考试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除学前教育类外,其他9个专业类的专业理论满分240分,专业技能满分150分,专业理论考试与专业……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站

http://pgzy.zjzs.net:8001/ 特别提醒: 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并保持浏览器默认设置。系统暂不支持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如使用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志愿填报, 可能会出现填报错误或填报不成功。 考生登录系统后有60……


测试
测试

……